骆思恭久在锦衣卫,军队里自然也有锦衣卫坐探,对于明军目前的状况,骆思恭了解的也很清楚。
虽然他不知道卢飏从哪里知晓的明军情况,但也不得不承认,卢飏说的很对,二十年没打仗,如今的明军已经不是后戚家军时代的那支部队了。
卢飏见骆思恭不语,便又接着说道。
“与草原还有个不同,那便是辽东多山,行军更是艰难,山高林密,迷路也常事,各路大军之间的沟通也是困难,若是建奴围城打援,那几路大军便全交代在辽东雪原之上了。”
骆思恭本来就被卢飏怼的一肚子火气,此时见卢飏还不住嘴,顿时控制不住火气,啪的一拍桌子,大声吼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说怎么才行?”
卢飏被骆思恭突然的暴起也吓了一跳,定了定心神,端起茶水给骆思恭倒了一杯茶水。
“伯父别生气,明军如今的状况也不是一天两天,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也,小侄也是为了辽东数十万将士的性命着想,为了大明的国运着想,只有战前将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考虑清楚了,真打起仗来才会有的放矢。
世人都说,名将都是未虑胜先虑败,只有将可能失败的地方都避免了,才会取得胜利,即使赢不了,也不至于输得太惨,毕竟哪有什么料敌于先,只不过是料敌从宽罢了。”
卢飏随手给自己倒上茶水,随后打开折扇一边摇一边说,颇有点诸葛孔明的意思。
“那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骆思恭重重的放下茶盏,转而盯着卢飏。
“伯父既然问小侄,那小侄便说了。”说道这里,卢飏顿了顿,接着语出惊人:“小侄以为,这仗怎么打也赢不了。”
骆思恭正准备听卢飏的高论,没想到却等来这样的一个结果。
“此仗,我大明集结二十万兵力,其实能战之士也就十万,兵器甲胄不足,粮草车马不足,又在山地作战,地形不熟,且兵士数十年未有大战,不少军士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单兵战斗力不足。
反观建奴,常备兵力就有六万之巨,且自万历十一年起,老奴便转战在白云黑水之间,横扫周围女真部落,一年不曾停歇,手下皆是百战之士,又创八旗制度,且老奴已于万历四十四年,立国称汗,在国内搞全民皆兵,士气旺盛,非大明十万军士能抵挡也,无论从哪方面讲,我大明此仗都难以取胜。”
卢飏分析了一番利弊,觉得大明此时对后金用兵还真不是一个好时机,建奴气势已成,且正在上升期,而大明又非明初太祖成祖那种国力强盛的时候,财政困乏,难以征调全国军士并其功于一役,加之兵士懈怠,单兵战斗力不足,就算有卢飏这个未卜先知在,大明这一仗也是难以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