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皇帝召唤(1 / 2)

见卢飏还有些犹豫不定,吴国祯直接又推了大家一把。

“大家都知道我吴胖子之前的八股水平如何,但看我今日,也进入修身堂了,这是为啥,主要还是少卿平日里对我的指点。”

好吧,吴国祯这一现身说法,众人情绪便都激动了。

凡是来国子监读书的,有可能会有不愿意做官的,但却没有不想科举中榜的,所以情绪异常狂热。

卢飏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得将自己总结的八股之法拿出来一二说与大家。

当然,卢飏说的这些八股之法都是表象,真正想要做好八股,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

不过卢飏说的这些方法是后世总结出来的应试技巧,对于提高八股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众人闻言尽是点头,直言受教。

卢飏如今在国子监的声名可是与日俱增,不光是诗才和八股,最重要的还是他提议下创办的国子监印书社,让所有的国子监师生都收益。这候 75zwor g. 章汜

校舍修补了,伙食提高了,衣裳发的勤了,炭火和纸张也比原来多了不少,当然家境贫寒的监生,每月还会有助学补助。

国子监教职工的待遇也提高不少,每月在原本朝廷俸禄的基础上,还发了考成银,做的好的,甚至比朝廷的俸禄还高。

刘宗周大君子,自然不贪功,将卢飏提议并操办国子监印书社的事与大家说了,所以卢飏此时在国子监的名声那是如日中天了。

再加上他诗才好,人品接触下来也不错,一时间成了国子监的风云人物。

“诸位,诸位,今日就先讲到这里,如有不懂的,还可以加入我们文起社,我们文起社常在一起评古论文。”

吴国祯适时的打着广告。&#24378&#29306&#32&#55&#53&#122&#119&#111&#114&#103&#46&#99&#111&#109&#32&#35835&#29306

“文起社,文起八代之衰?”

一听这名字,便有人想到了苏东坡的这句名言。

“是也,我们文起社的目标就是重实物,轻空谈,继承唐宋的古文运动,涤荡士林风气。”

卢飏听吴胖子说完,感觉这家伙不去做商人真是可惜了,简直跟刘启年一样能说。

晚明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承平二十年,各种奢华腐朽气息层出不穷,导致士林中间出了不少喜好男风、涂脂抹粉、动辄无病呻吟、空谈心性、党同伐异的歪风邪气,而且这种邪气还正在朝堂上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士林风气已经到了祸国殃民的地步,连带着朝堂上的士大夫都以玩嘴炮为荣,都察院和六科这些言官成了口含天堑的实权派,动辄弹劾辱骂,所谓会干的不如会看的,会看的不如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体现。

干多错多,遭受的弹劾多,让如今朝堂上鲜有那一心为民的实干派官员出现。

而卢飏便是要一步步挽回这种风气,推崇实物,藐视清谈,什么阳明心学之类的,必须要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