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晃,时间已经来到八月中。
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漫长航行,李元庆的庞大船队,顺利抵达了喜哈儿卫,而后,又转道来到了黑龙江口上的野木河卫,靠岸停留,就地休整。
野木河卫与喜哈儿卫,几乎处在同一纬度,距离当年的大明奴儿干都司治地,只在咫尺之遥。也是王大毛和舒罗欢喜哈儿卫两部、占据的黑龙江口附近,唯一的一座要塞。
其主要作用,便是收购、交易,周边附近各部族的毛皮存货,以及一些无法摆在台面上的奇缺、或是珍稀货物。
比如……奴隶、女人、孩子、沙金、舶来品……甚至是兵刃、铠甲。
事实上,从天启七年中、皇太极上台之后不久,李元庆便全面调整了治下各地,与后金对立的军事状态。
在辽南一线的长生营核心腹地,与后金持续保持对立,保持对后金军的压力,这自然是没商量,而且是毫不动摇的没商量。
但~~,在长生营的其他据点,远离本土的控制地,李元庆却是在逐步缓和、或者说克制、与后金方面的直面军事冲突。
原来~,喜哈儿卫、野木河卫一线,长生营的儿郎们收取皮毛、货物,基本都是靠抢的。
一言不合就是干。
哪怕有交易,也只是在私底下,与亲近明军的部族之间,进行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交易。
但自天启七年下半年开始,这种状态却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长生营驻北地明军,逐步改变了原先的暴力血腥方式,而是改为收购、拉拢……只要你有货,而且有信誉,那大家就‘共同开发’,‘有银子一起赚’。
此时的野木河卫,早已经比之前扩大了十几倍之多。
仅是规模性火炮台,就有六座之多,完全卡死了黑龙江的江口。
人口更是有了近两万人的规模。
这在寒冷萧条的北地,这种大城池,在原先,几乎是不可想象之事。
当然,野木河卫此时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的规模,一方面,是因为王大毛和舒罗欢的武力威慑,这几年间,已经在黑龙江流域扎下了根子,对周边各部族,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
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则是因为大本营长生岛对这边的不断‘供血’滋养。
否则,以此时的生产力,这种大城在这边,仅是温饱,便无法解决。
野木河卫。
宽敞高大的官厅内,燃着熊熊的篝火,驱散了外面的严寒,将室内熏烤的温暖如春。
此时,虽只是八月初,但受到整体大气候的影响,黑龙江江口流域的天气已经是极冷了。
李元庆是前天赶到这里时,已经是白雪飞舞,霜冻满地。
后世时,在这片区域,每年的夏天,也就两个来月,而此时,受到小冰河的影响,天气更为恶劣,让人更摸不着头脑了。
此时,李元庆正坐在原来属于舒罗欢的虎皮宝座上,仔细的翻阅着几封密信。
这些密信,皆是通过鹰奴们精心饲养的雄鹰通传过来。走的就是长生岛诸个据点一线。
密信中,简要的介绍了京师的情况,包括辽西、辽南、辽东各方面,这些时日的简单动态。
但即便是雄鹰,因为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中间难免会生出变数,需要的技术要求很高,花费的代价也绝不小。不过,李元庆已经在北地经营数年,在通传情报方面,儿郎们已经很有经验,更有根基。密密麻麻的鸽信、鹰信据点,可以保证将李元庆想知道的情报,完整的送到李元庆的手里。
此时,看着手中的密信,李元庆心中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历史,终究还是发生了……
袁督师,终于登上了他最想要的宝座。
并且,就在六月底,崇祯皇帝收回了赐给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而后,又将其、亲手赐给袁督师。并亲赐蟒袍玉带。
但袁督师却并没有接受皇帝的蟒袍玉带,而是言,“皇上想五年平辽,须将户部运转粮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选人用人,兵部调兵遣将,包括崇祯皇帝本身这边,都要给予辽地大力支持。朝廷内外,必须事事配合,才能会有所成功。”
崇祯皇帝最终答应了袁督师这个要求。
袁督师这才接过了尚方宝剑,前往辽西赴任。
至此,袁督师已经彻底掌控了辽地名义上的大权。
这也标志着,王之臣、满桂一系,彻底失势……并在大义上,将他李元庆和毛文龙,推到了悬崖边上……
虽然对此早有预料,但等到事情真正发生了,李元庆的心里,还是非常的不爽。
崇祯皇帝如此器重一人,恨不得把身家性命,都托付到一人身上,关键是他对这人还并不了解……
这……这显然不是明君所为啊。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