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抛韭菜根儿(1 / 2)

对此,腾飞集团的野心还是很大的,要知道推重比达到7的小涵道比版本的wd—52ml涡扇发动机已经迈入了中等推力发动机的行列,一旦第二代核心机趋于成熟,应用到wd—52ml涡扇发动机上,性能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国内对中等推力发动机的需求已经很旺盛了,歼七、歼八及其改型就不说了,西北厂的fb—1战斗轰炸机所用的斯贝发动机推重只有5,典型的中等推力,想要进一步提升性能,发动机是一道绕不开的拦路虎。

不止是fb—1战斗机,成功厂这些年跟巴基斯坦一直掰扯的轻型战斗机项目同样卡在发动机上,而他们所需要的同样是先进的中等推力发动机。

至于从wd—52ml涡扇发动机小涵道比版本衍生出去大涵道比涡扇,高功率涡桨,大功率涡轴甚至是航改燃冲击国内的发电、石油勘探、工业生产等领域那就看腾飞集团的心情了。

总而言之wd—52ml涡扇发动机的前景非常广阔。

偏偏如此广阔的超大市场,国内各大航空制造厂商却跟看不见一样,都没啥心情往里扎,这也是没办法,上到行业领导,下到普通工人眼睛盯着的无不是世界先进水平。

啥是世界先进水平?

当然是推重比10以上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了。

正因为如此,行业内都把这个项目当成标杆,觉得把大推力航空发动机解决了一切的难题都迎刃而解,用业内某专家的话来说,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才是关键,才是主要矛盾。

所以上上下下一窝蜂的全都扑到这上头去了,这其中不乏真心实意为航空发展鞠躬尽瘁的,但也有夹杂其中滥竽充数的。

毕竟这种国家级的项目,经费、补贴来的容易,以至于很多企业一年的销售额还没国家划拨的经费和补贴多,反正不拿白不拿,为什么不挂个项目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如此形成的聚集效应非常可观,这要是美国或者前苏联这种航空人才众多的国家也成,被大项目吸走一部分,总有漏网之鱼去搞其他的选项。

问题是国内航空产业发展满打满算也就是四十多年,人才匮乏不说还高度集中,如此被聚集效应收拢,就等于超大功率抽水泵狂吸小水洼里的溪水一样,三两下就弄干了,以至于其他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人才变得十分稀缺。

不说别的,腾飞集团这几年在航空发动机人才方面就非常的捉襟见肘,好在腾飞集团这些年的家底儿厚,可以用高工资、高福利去挖人,不管怎么说在人才济济的大项目里,总有人会受委屈,腾飞集团多少能捡点漏儿。

但这也无法满足腾飞集团的需要,无奈之下腾飞集团只能把目光投降国外,欧美的工程师是不用想了,就算庄建业用钱砸,人家的国家也未必会放,但俄罗斯、乌克兰这些独联体国家就不同了。

虽然在解体的时候被其他国家合起伙来割了一波技术人才的韭菜,但苏联之所以能跟美国死磕半个世纪,老底子要是只有这么一点儿可就称不上超级大国了,所以在如何还是有不少故土难离的专家和技术工人。

这些人通常被称为韭菜根。

庄建业当初割韭菜的时候被上级罩着,虽然发挥了些作用,但却没有把体内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到了如今,上级和其他国家一样觉得独联体国家的韭菜差不多割完了,都差不多收手了,也就不在束缚庄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