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回黄山大仙》
太子李亨继承皇位之后,一心要治理朝政,便开始重用身边的近臣大宦官李甫国。此时李甫国已经被玉皇大帝派下来的小妖控制着神志,使得他开始逐层逐步利用皇帝对他的信任,操纵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实力见见壮大起来。他为了给玉皇大帝出一口恶气,便开始谋划他的阴谋诡计,让仙佛两家开始争斗起来,好从中借助仙家的实力,击败佛界实力,以此为自己挣的时间,完成振兴魔界的使命。
此时,因为在京城长安先后建起来了怀恩寺和天佛寺,使得佛教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只一个京城长安城就有怀恩寺、天佛寺、慈恩寺这三座佛寺,足有上万之众的僧侣。而这些僧侣自从出家的那一天起,便会得到朝廷的补助,生活非常安逸。可是大唐王朝刚刚经历了一场安史之乱的血雨腥风,国力已经很难维持养活那么多的僧侣,为此皇帝李亨对这些僧侣和寺院十分头疼,始终找不到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好继续完成振兴大唐的使命。
此时这李甫国一直在皇帝身边侍奉皇帝,对李亨的心事早已经是了如指掌。见到灭佛的时机差不多了,是时候了,便走到皇帝李亨身边对圣上说道:“启奏皇帝陛下,臣这些日子发现皇帝一直吃不下饭,可否是为了京城这些僧侣吃饭问题在发愁?”听到近臣李甫国这么一说之后,肃宗李亨十分吃惊,便对李甫国说道:“你这一句话便所中了我的心事,实不相瞒,自从这大唐高僧活佛怀志大师取经回来之后,我们整个大唐帝国竟然出现了满国的僧侣,他们要全部靠国家来养活,可是我们现在是僧多粥少,真的很难在维持下去了,我也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是好了。”听到这些话后,李甫国便对肃宗皇帝说道:“圣上身边不是还有白衣宰相李泌吗?他可以为圣上继续分忧啊?”听到这里,肃宗更是生气,对李甫国说道:“朕要是按照他的想法去办,恐怕那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我不是没有问过他,他告诉朕,僧侣虽然多,可以让他们为国家出力,承担一些劳务,以此进行补助。可是我现在需要做的是让他们全部回家去种地,不要再念什么经文了,在这么下去,整个国家可就要变成和尚的国家了,难道还要让朕去梯度不成。”听到这些话后,李甫国便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好办法,便对圣上说道:“臣有一策,可以帮助圣上解决现在最棘手的僧侣问题。”随后便又对圣上说道:“臣在黄山认识位高人,此人名叫黄山大仙,仙法出众,只要圣上重用此人,在全国范围内崇拜道教仙术,则可以彻底抵制住佛教的发展,到那时全国的寺院全部变成道观,则佛教必灭矣。”肃宗皇帝一听这话,仔细一想这不是赶走了齐天大圣又来了一个孙猴吗?不管怎样,就让他们一物降一物吧,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要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制约,则天下王朝还是由我说的算。就这样肃宗皇帝同意了李甫国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道教势力。
得到了肃宗皇帝的恩准后,近臣李甫国便派人前往黄山联络黄山大仙,让他火速进京商议军机大事。这黄山大仙原本是一个黄鼠妖,当年他就在百胜天王身边做一员侍将,每天偷看着百胜天王的练功,就这样他偷偷学到了天王魔煞功的一招半式。可是因为自己的功力不够,这才没有发挥出来魔攻的威力。后来伴随着龙族军团、官军主力、取经人对昆仑山的围剿,魔界得到了巨大打击,百胜天王的主力军团几乎是全军覆没。就这样黄山大仙为了躲过这一劫,钻进老鼠洞进行避难,这才侥幸逃脱。
后来这黄鼠大仙为了继续修炼天王魔煞功,振兴鼠族霸业,这才辗转潜伏到了黄山地区,在这里看上了黄山猕猴大圣,只要得到黄山猕猴大圣的肉身,便可以借用他的仙体,修炼成天王魔煞功。结果这黄山猕猴乃是昆仑大帝大弟子皇山大圣的兄弟,身为黄山猕猴的大王,他守土有责,带领全族将士坚守黄山。黄山大仙来到此地之后,便将自己变成了一只猕猴混进黄山之中,准备寻找机会谋害皇山猕猴王。
黄山猕猴王带领自己数百卫队对整座黄山每天都要负责巡视一遍,结果这一日他在巡山的时候,发现了黄山大仙的踪迹。闻到他一身的异味后觉得很奇怪,便用自己的法眼进行查看,这才发现黄山大仙并不是猕猴仙灵,便对他开始加强戒备起来。
这黄山大仙见到猕猴大王发现了他,心里面意识到自己有可能已经暴露,必须提前行动。就这样暗自决定,在夜色掩护之下,对这黄山洞府展开偷袭。拿定主意后,根据自己侦查到的情报,带领数千鼠妖,向黄山洞府展开了全面进攻偷袭。
那些已经暴露的哨位早已经被猕猴大王换上了用石头变成的猴精,这才使得黄山大仙对黄山猕猴王的提前防备毫无察觉,就这样一步步闯到黄山猕猴王的伏击圈之中。
这黄山大仙一路直接闯进黄山洞府,直奔猕猴大王而去,结果直接飞进了猕猴大王的伏击圈之中。这猕猴大王见到皇山大仙之后,便对他说道:“你是何方神圣?来此地想干什么?快说,不然的话休要闯出我的洞府,我会把你扒皮抽筋,让你不得好死。”听到黄山猕猴王这么一说之后,黄山大仙冷笑道:“怎么就你们这点人马,也想挡得住我吗?你也太小看本仙了。我告诉你本仙就是黄山大仙,当年可是那百胜天王身边的侍将,学成了一身能耐本事。本仙今日前来就是想借用你的仙体,让我修炼成盖世无敌的天王魔煞功,到那时本仙便可以带领天下鼠族一统天下霸业。所以今日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