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及冠(二)(2 / 2)

“飘零书肆是孟府的祖业?孟家不是皇商吗?据我所知经营书肆并没有多少盈利吧?”走了好远,江昭的步子才慢了下来。

“回主子,孟家并不是单纯的皇商。”

孟家确实不是单纯的皇商。

在前朝的时候,孟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到了前朝末的时候,孟家出了位读书人叫孟琦。

一个农家出生的孩子,图书典籍琴棋书画竟然都特别精通,恍如神助一般打败了众多的世家子弟,夺得了那一试的状元。

那孟琦明眸皓齿礼貌谦虚被皇帝赏给小太子做伴读。

孟琦那般老实的人给顽劣的小太子做伴读不是糟蹋了吗。

小太子欺凌宫女毒打太监,上不敬后妃,下不怜百官,祸害完宫里又开始祸害宫外,爬树下河,偷鸡摸狗,小混混会的他全会,小混混不敢干的,他全敢干。

可孟琦是皇上赏给小太子的伴读,太子犯错,他当然得替太子受罚。

好不容易考了一个状元,还没光宗耀祖,就摊上这样一件事,谁能不憋屈。可是憋屈怎么的,憋屈还得受着啊!

替太子顶罪,还得受太子的责备。

当然,若是一直这样,现在富可敌国的皇商孟家就不存在了。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小太子慢慢的不那么顽劣,听太傅的话了,孟琦的日子好过了,腿上也没有皇帝发的跪痕,身上也没有鞭痕。

就在所有人感叹小太子迷途知返的时候,皇帝驾崩了……

皇帝为什么那么宠小太子,就算他干的事在不符太子的身份,也还是没废他?还不是因为皇帝子嗣单薄,又老来得子,年仅五十了还只有太子一个孩子,就算是驾崩了,连公主也没有半个。

所以,还未及冠的小太子只好继承他父皇的衣钵,登基为帝。

一瞬间,小太子失了支柱,手握整个国家的兴衰,身边又强臣环伺,自然日子是不好过的,又加上之前的治国之道,驭臣之能完全没有好好修习,现在更是一个头两个大。

孟琦虽说之前做太子伴读时受了不少的苦,可究其根底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有本事的忠臣,自然不能放任小太子不管。所以,他为君之臣终臣之事,呕心沥血,在短短不到五年时间里从一个太子的小小伴读坐上丞相之位,凭一人之力让朝廷强臣互相制衡,军队互相制约,总体来说,国还没灭,小太子还安好。

像孟琦孟大丞相这样的优秀男子还未成婚,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奈何这是事实。

所以为了让京中闺秀不在这样满怀期待的等下去,孟琦成婚了。他取的那名女子是他的青梅,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

据说,这一天,京城女子的哭声震天,投井跳河的不知何几。据说,这天皇宫里小皇上一怒之下处死三名太监,杖责数十名工人。据说,孟大丞相刚刚拜完堂就被小皇帝紧急诏走了。据说那天月黑风高,皇宫里鬼哭狼嚎。据说,那天的后半夜孟大丞相的嗓子都嘶哑的叫不出声来。据说,第二天天还未亮,小皇帝的寝宫就跪满了太医。

当然,这些据说,都是从青松的嘴里漏出来的,冬雪可说不出这样的话。只不过这话,倒有点韩嵩说出的味道。

江昭从来不知道孟府的出处竟然与前朝的孟琦丞相有关。

江昭所看的史书可与青松讲的大不相同。

前朝的根部早已腐朽,在孟琦处当上丞相六年之内的兢兢业业之下,朝政还能勉强维持,可是在后期,他耽于美色,对于政事懈怠,一时间各地起义频出,朝廷镇压不下,军阀又起,朝臣争权夺利,江山一塌糊涂,朝廷岌岌可危,此时就算是孟琦使出所有的聪明才智也回天乏力了。

根据史料记载,孟琦是忠臣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为什么他在宋太祖兵临城下的时候,用他那双拿笔的手用剑赐死了老臣——当朝太傅?然后用群领众要臣,打开城门,俯首称臣?

这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宋太祖敢念孟琦之功,又欣赏他的治世才能,又害怕他在天下仕人之中的名声,即杀不得,也留不得,最后只能折中赏了他一个修典的官。

可是孟琦又说他是亡国之人,不适宜在做新朝的官。

辞官不成,宋太祖又逼急,孟琦只好一头撞在了金銮殿的大红柱子上。

宋太祖,此时才真正的惜才,罢了孟琦的官,不过永世不能出京城,毕竟小皇帝还没找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之后孟丞相果真就没出过京城,守着妻子孩子和一家勉强可以糊口的书铺,直到寿终正寝。

一代名相就这样湮没在尘世之中,可哎可叹。

值得称奇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在孟琦去世的当天他书铺的忠仆也去世了。那名忠仆在孟琦去世之时就扬言给他家老爷殉葬。

孟家儿孙为了感念那名仆人在孟家一生忠心,贫富不弃,应了他的要求,把他与孟琦合葬。

生同衾死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