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这个逼装的,呃,满分!(1 / 2)

“呵呵--”

听到李政赫玩笑的话语,林允儿不禁掩嘴笑笑,不过随即似想起了什么,又看向李政赫问道:“好像说了半天,你还是没说你为什么会想做演员?……你刚才特意说了你调剂到影视影像专业的事情,又问我是否看过了你的诗歌,难道是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李政赫点点头道:“前辈……”

见李政赫又称呼自己前辈,林允儿摆摆手道:“我们俩个的年龄相差也不大,你直接叫我的名字,或者……呃,叫我怒那也行。“交换过联系方式之后,似乎感觉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林允儿说话的口吻也变得不再端前辈的架子,而是多了一些与同龄人交流的语气。

“那我就叫你林允儿xi吧。”

李政赫从善如流,直接改口,不过并没有按照林允儿后一种的说法改叫她怒那。一是,女生对年龄都比较敏感,真叫林允儿怒那说不定反而会惹得对方不快;二是,李政赫自认在心理年龄上比林允儿要大,也实在拉不下脸去把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女生叫做怒那。

不过这些事情心知肚明即可,倒也不用刻意地表现出来。

“那你为什么会想做演员呢?“见李政赫改口之后,林允儿又再次问道。

略微沉吟,看了看林允儿,李政赫觉得为了不同于流俗,加深林允儿对自己的印象,也为了以后能更方便顺利地完成会员的任务。此时最好还是暂时忽略对方的文学素养,要继续装逼,拔高逼格,展示自己才华横溢的一面。

于是斟酌了片刻,便笑着说道:“就像我刚才告诉林允儿xi的--诗言志、歌咏情--《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是说,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

诗这一文学作品是最擅长抒情的,它通过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思,又或是寓情思于意象之中。

比如华夏唐朝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世上行路艰辛险境,歧路众多,一时不知该去向何处?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我却依然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我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这首诗就是以诗言志,以诗抒情,告诫我们要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一时苦闷但却不能失去信心,要自我激励。”

在这个时空由于历史发生改变,华夏是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汉文化对周边的影响力更是远远超过于平行时空的天朝。这个时空的韩国从小学就推行汉文教育,林允儿虽然学得不是太过用心,但李白《行路难》这首诗还是在课本上学过的,所以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

她知道李政赫之所以用这首诗举例,应该是从刚才自己说喜欢他那首《当你》的诗句中,猜出了自己可能正处于低迷状态,所以特地用李白的这首《行路难》来劝诫自己。

想到这些,她看向李政赫的眼神不禁带上了一抹温暖。

李政赫没有注意到这些,而是继续说道:“虽然诗歌既能言志,又能抒情,益处众多,但诗歌也有诗歌的局限--那就是它的门槛太高。”

林允儿疑惑道:“门槛太高?什么意思?”

李政赫道:“要想读诗,你首先要能识字;对于一些古诗,要想理解它的意思,更需要掌握相关的古文知识……而这个世界上知识分子毕竟是属于少数,大多数人根本就不识字或识字了了,这就将诗歌的流传局限于少数的阶层,而大多数人并不读诗,或者根本就读不懂诗。但电影却并不相同……”

停顿了下,见林允儿专注地看着自己,目不转睛,李政赫知道自己装逼的效果已经达到,但为了效果更佳,还需要再接再厉:“相比于诗歌而言,电影是真正的属于大众的艺术,无论你是否识字,你都能从电影中得到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