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欺君妄上(1 / 2)

刘弘讥讽一语,顿时惹得陆贾如遭雷击,顿时呆愣在了原地。

就连慌忙进入殿中的丞相审食其,也是被刘弘说这句话时的语调,惊得连‘参见陛下’的拜喏之语,都说不出口了。

这一刹那间,审食其眼前一片恍惚,仿佛看到的,不是汉室第四位天子,年仅十六岁的刘弘。

被时光尘封的记忆,也是由刘弘一副讥怒的神色,从审食其的脑海中一点点勾了出来···

“令!”

“丞相食其,御史大夫苍,即朝堂诸公九卿等,至宣室议政!”

就听刘弘怒不可遏的一拂袖,又稍作沉吟,补充了一句‘另着石渠阁诸博士,及田公同至’,便愤然走上御阶,自御案之侧走向寝殿。

看着刘弘离去时的背影,审食其满是绝望的闭上了眼,缓缓摇了摇头。

“高阳酒徒之说,恐将复现于吾汉室啊···”

哀叹着摇摇头,审食其最后看了地板上,依旧匍匐在地,瑟瑟发抖的陆贾,目光中,终是带上了一丝冰冷。

·

没过多久,长安几乎全部有头有脸,有资格在廷议占据一席之地的官僚公卿,都赶到了宣誓殿内。

三公九卿自不必说,彻侯勋贵自也不谈,真正让殿内众人感到心惊胆战的,是殿内多出来的那几十张算不上陌生,却从未在廷议中出现过的面孔。

——《刑名》博士,张恢!

——《诗》博士,浮丘伯!

除了这两位光明正大代表法家、儒家的学术巨擘外,这满堂的公卿大臣,便都可以作为黄老学的代表。

而这,也是有汉以来,廷议第一次出现‘某人没有披着黄老的皮,就直接露出自己学术出身’的状况。

尤其是最后出场,年近九十高龄的《易》嫡系传人:田何,更是让殿中众人心中的疑惑达到了巅峰。

“陛下意欲何为?”

无数人脑海中,都充斥着这个问题:刘弘,究竟是要做什么?

但也总有那么几个人,目光不时扫过殿中央,已然一副行尸走肉的陆贾,流露出一丝了然的神情。

“儒家此番,确乃急迫了些···”

张苍轻声呢喃自语,顿时惹得一旁的贾谊面色慌乱起来。

“老师此言何意?”

“莫非陛下欲以太中大夫之事,祸及吾儒学士子?”

闻言,张苍只沉沉摇了摇头,略侧过脸,确定身边没有人在偷听后,才稍稍倾斜上身,欲盖弥彰的丢下了一句:“太中大夫,乃何方人士?”

张苍一语,顿时惹得贾谊瞪大了双眼,正要开口,却被张苍一个略带些狠厉的目光所制止。

“且看,且学,莫多言。”

轻轻丢下一句告诫,张苍便抬起头,看着已着一身黄色正袍的刘弘,从寝殿一步步来到御案前。

“不愧为太祖高皇帝亲孙呐···”

暗自感怀一声,张苍有轻轻摇了摇头,望向刘弘那明显不同寻常的衣袍颜色。

“较之高皇帝,陛下只怕是···”

“唉···”

·

再次回到宣室殿,刘弘地面容,已然带上了一副庄严。

看着身上的黄色冠袍,刘弘无奈的摇了摇头,便将目光,撒向了殿下众人。

汉开国之初,高皇帝令儒生叔孙通拟定汉室之礼乐,其中,除了寻常时日的拜喏、奏对礼节,以及‘汉属水德’的王朝属性外,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皇帝着装颜色的规定。

在过去的历史上,夏、商、周历朝历代,其天子服饰的颜色,都是按照王朝属性来决定。

虞为土德;夏为木德;商金德;周,则为火德。

这些朝代的天子服饰,也是按照虞黄、夏青、商白、周红、秦黑。

根据五德终始,金木水火土五行已经轮了一圈,汉本该成为继虞朝之后,第二个‘土德尚黄’的政权。

但由于政治原因,秦的统治合法性不被汉室认可,汉室的王朝传承,也被认为是‘继承了周王朝的法统’。

如此一来,秦作为一个王朝‘存在过’的资格便被剥夺,汉室,成为了继承周之火德,应当‘水德尚黑’的政权。

这也是汉室天子与秦皇一样,常着玄色(黑色)衣袍的原因。

但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脑洞大开’的小说作者,叔孙通的想象力,显然没有局限在‘脑补周礼’的程度。

就连天子着装颜色,也没有躲过叔孙通的魔改。

——金木水火土,青黄赤白玄,我大汉虽属水德,但五个颜色都能穿!

就这样,在大马屁精叔孙通的忽悠下,刘邦通过了叔孙通所拟定的关于‘汉天子着装颜色’的规定:春青、夏红、季夏黄、秋白、冬黑。

但懂得人都知道:对于这个‘每年四季换着穿五种颜色’的规定,就连规则制定者刘邦,其遵守规则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刘邦立汉国祚,到武帝猪爷将汉室的王朝属性,从水德改为火德之间的这段时间,汉天子的服饰,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黑色为主。

这其中,包含了文帝刘恒晚节不保,由于‘黄龙改元’一事,将汉室王朝属性改为土德,穿了一年黄色衣袍的黑历史。

从这个角度而言,刘弘要是想标榜自己和高皇帝一样,并不吃叔孙通那一套,就应该穿黑色。

——在过去这一年多时间里,刘弘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而刘弘今天,却是和历史上晚节不保的文帝刘恒一样,穿上了代表土德的黄色衣袍。

难道刘弘是想要沿用历史,再来一出‘黄龙改元’?

事实,显然不是这么狗血。

对于陆贾所造成的‘汉-越外交事故’,刘弘显然是不打算放过。

但若是将陆贾的所为,归为‘以权谋私’,亦或是‘外交软弱’,这件事都应该由执法部门廷尉,亦或是负责廉政建设的御史大夫属衙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