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悼惠国祚(1 / 2)

看着殿内只低头喝酒,却不敢说一个‘不’字的宗亲,刘弘不由暗自考量起来。

齐王一门覆灭,几乎已是板上钉钉;但齐国究竟要不要废为郡县,还需要仔细考量。

即便撇开废黜齐国宗祠,会使刘弘沾染‘图谋诸侯土’的嫌疑,光是齐悼惠王刘肥‘高皇帝长子’的身份,就足以让刘弘郑而重之。

高皇帝六年,皇长子刘肥获封齐王,立齐国祚,定都临淄,统掌辖下七十三城。

光从齐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刘肥获封为齐王的时间点,实际上就不难发现:刘邦之所以要将已经成年的长子派去齐地做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切断北方诸侯,与南方诸侯之间的关联!

齐国的国土,大致位于后世山东一带,东面临海;北接燕国,西北有赵国,西南有梁国,南,则为楚国。

赵国以西,有韩国屹立;楚国以西南,有淮南国遥望齐国。

想想汉室除,这些诸侯国的掌控这是谁?

燕王臧荼,韩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

无一不是因叛乱,而被高皇帝刘邦御驾亲征,武力镇压的异姓诸侯。

即便是赵国,也是在张耳死后,在张敖与刘邦的‘协调’下回归了汉室中央。

至于紧邻齐国以南的楚国,更是楚汉争霸时期,楚霸王项羽的老家!

而刘肥获封为齐王的高皇帝六年,距离项羽乌江自刎刚过去不过一年而已···

若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另一件事,则足以证明刘邦的真实意图。

猜猜刘邦给刘肥派去的齐王相是谁?

——平阳侯曹参!

从这些状况就不难推断出,刘邦将年龄最大的长子发往齐地为王,就是要在异姓诸侯林立,暗流涌动的关东,插入一枚钉子。

实际上,刘邦不单单派了儿子中年纪最大的刘肥,去做了齐王——刘邦还将自己的亲弟弟刘交,送去了楚地为王!

要知道当时,楚国遍地都是‘为项王披麻戴孝’的乱臣贼子!

所以,悼惠王刘肥获封为齐王,乃至于如今的楚王刘交得王彭城,实际上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考量。

现如今,燕国宗祠已有刘邦长兄一脉,即故羹颉侯刘信继承;赵国暂时空置,并即将由失去梁国的天子幼弟刘太接受;韩国废黜;梁国即将由刘邦亲子刘恒为王。

淮南国亦有刘长;楚国,更是在历史上的楚元王刘交治理下,逐渐向着‘文教圣地’的方向前进。

在异姓诸侯尽皆授首,关东诸侯尽皆刘氏的现在,齐国的存在意义,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过去半年发生的一切,已经很明确的证明:齐国,这个曾被汉高祖刘邦寄予厚望,期望其屠杀‘异姓诸侯’这条恶龙的勇士,已经变成了新的恶龙。

先是刘肥之子齐哀王刘襄,以‘讨伐诸吕,护汉社稷’为名,试图夺嫡登位;后有现在的刘肥长孙,三世齐王刘则,带着刘肥所有的儿子列兵睢阳城下,想要完成先齐哀王未能完成的‘壮举’。

甚至于在历史上的汉景一朝,将汉室大半诸侯牵连其中的吴楚之乱,其中直接参与到叛乱中的七个诸侯国中,光刘肥的儿子便有四人!

无论是从现实的角度,还是从对历史的了解来看,对汉室中央而言,齐悼惠王刘肥一脉存在的意义,已经与高皇帝刘邦的预期毫无干联。

非但如此,刘肥一脉甚至成了刘汉政权身上的一个恶瘤!

这件事,早在刘弘尚为穿越之前,就已经刻入刘弘地脑海之中。

穿越之后,刘弘也曾为这个问题苦恼:究竟怎么样,才能解决‘齐王’这个恶瘤?

推恩自然是没用的——历史上的吴楚之乱,参与其中的除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外,其余四者,尽乃文帝以类似推恩的举措,裂齐土而王的刘肥庶子四人。

直接剪除,又会落人口实,破坏刘弘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

在刘弘原本的计划之中,齐王一门的消失,得等到十几年后,三世齐王刘则病逝,却没有留下后嗣的时间点。

在历史上,齐王刘则死于文帝十五年,无嗣,本当国除;但文帝刘恒出于皇位来源不正的原因,为了稳住关东诸侯,只得另辟蹊径——刘则无子,那就立刘则的叔叔,刘将闾为齐王!

同时裂齐国土,遍封悼惠王诸子为王:刘辟光为济南王;刘志为淄川王;刘卬为胶西王;刘雄渠为胶东王。

再加上刘贤击鼓传花,接替刘志绝嗣后留下的淄川王,获封城阳王的刘章,以及济北王刘兴居;在历史上的汉文一朝,齐悼惠王刘肥一门,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门八王’之盛况!

悼惠王刘肥有子十三,其中为王者足足九人!

而这九人之中,齐哀王刘襄发动诸侯大臣共诛诸吕;济北王刘兴居反叛,破坏了刘恒筹谋十数年的汉匈决战;济南、淄川、胶西、胶东四者参与吴楚七国之乱,齐孝王刘将闾暗中参与其中···

除去绝嗣的淄川王刘志,仅剩的城阳王刘章,也曾追随齐哀王刘襄参与诸侯大臣共诛诸吕···

只能是,汉太宗孝文皇帝英明一生,但遍封悼惠王诸子一事,却是毋庸置疑的败笔。

而刘弘本来的计划,就是在刘则病逝之后,直接以‘绝嗣’的名义,顺理成章的废黜齐国宗祠——反正刘弘不像历史上的刘恒,丝毫没有‘皇位来源不正’的疑虑,没必要向刘恒那样委曲求全。

结果可倒好,刘弘还没下手,反倒是这一家子不省心的货又起兵反叛,将现成的罪名塞到了刘弘手里。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暗自冷笑着,刘弘就将目光,移向了左侧的德侯刘广,宗正刘郢客,以及刘遂身上。

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济南、淄川、胶西、胶东四者同为刘肥后嗣,而其余三者,或者说,重量级的三者,便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以及赵王刘遂。

兵临睢阳,逼得梁孝王一日七封血书,祈求长安增援的,是吴楚联军;意图引匈奴人入关的,则是赵王刘遂。

而现在殿内坐着的三人,便和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中,为首的那三家息息相关。

德侯刘广,吴王刘濞胞弟;楚王太子刘郢客,楚王刘戊的亲爹;刘遂,更直接就是历史上,参与吴楚之乱的赵王本人!

穿越伊始,刘弘出于对历史记载的恐惧,对参与吴楚之乱的各方势力可谓是严防死守。

——吴王刘濞反叛?弛山泽令不下了!

——赵王刘遂反叛?不让他做赵王了!

更有甚者,为了避免刘戊如历史上那般成为楚王,刘弘还考虑过要不要回绝刘交的提议,驳回刘郢客成为王太子的请求,以另立楚国王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历史上发生过的事被刘弘阻止,而一件件未曾发生过的事悄然发生——尤其是悼惠王诸子反叛,让刘弘的认知悄然转变。

有些时候,历史上发生的事,未必就是主人公想要做的,也未必能直接反应出主人公的性格。

就如刘恒,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影帝,在华夏历史上更留下‘文景之治’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刘恒,真的一开始就想要做皇帝吗?

只怕不是。

在代地风吹日晒,王宫中连几床被子都拿不出的时候,刘恒肯定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要端坐未央,与陈平周勃争权夺利。

同样的道理:在被刘邦封为吴王之时,刘濞就已经打算有朝一日提兵北上,和刘邦的子孙抢夺天下吗?

恐怕即便是文帝太子刘启一棋盘砸死自己的爱子时,刘濞也并未因此,而出现‘起兵反叛’的想法。

归根结底,刘恒之所以在历史上成为汉太宗孝文皇帝,是因为天降大礼包,将刘恒逼到了皇位之上。

这,才有的刘恒智斗陈平周勃,仁治江山社稷,成就一端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