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6)(1 / 2)

朝臣忙着写折子,皇子忙着拉票,甚至不惜以重金重利来获取支持,互相拆台的时候更是不留余力,这时候再留一手,那将来还不得在皇位下面哭。

无人关心的东宫,围在外面的人已经撤了,废太子恢复了人身自由,只是没有恢复太子的身份,外面的天也早已经变了。

贺知年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宫了,但是比起出宫,他更想要金銮殿里那个最高的位置,也是灵气最浓郁的位置。

原身的亲信在几个月前的谋逆案中无一幸免,贺知年想要夺取那个位置,只能重新打通人脉。

不过,对修真者来说,还有更简单便捷的法子控制康平帝。

一觉醒来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感受,康平帝内心在咆哮,然而在现实中连瞪大眼睛都不能,只能被动的感知这一切。

他的身体带着废太子出现在大朝会上,开口便是要禅位。

谋逆案已经查明,前几日,涉案之人都已经得到了平反,太子当时也是被冤枉的,平白遭了这样一场祸事,朕心中有愧。今日朕不光要恢复太子的清誉,还要禅位于他。

康平帝有苦难言,他完全不能够控制自个儿的身体,却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能够透过自己的眼睛看见底下表情错愕的群臣和儿子。

老大是最沉不住气的,直愣愣的抬着头,满脸疑惑和怒气,看着他和太子:父皇,谋逆案证据确凿,贺知年的太子之位都已经被废掉了,而且您当时不是说了,他就是个不忠不孝之人,怎么能当得起皇位,您是不是老糊涂了。

敢说皇帝老糊涂了,堂上的胆小之人早就已经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康平帝看着一众的儿子,有像老大一样梗着脖子看他的,有低头沉思的,有事不关己的,他最想看的其实是废太子此时的表情。

恢复太子之位,且禅位于太子。

想想也知道,此时此刻控制他身体的要么是废太子,要么就是废太子的人,几个月前的谋逆案确实是错判,但这孽子的不臣之心,如今看来倒是真的。

老大,你可是有不臣之心?康平帝缓缓开口,目光锐利的看向大皇子。

这倒是让众人瞬间想到几个月前,也是在这金銮殿上,废太子被几个侍卫逮起来,大皇子就曾指着废太子的鼻子质问可是有不臣之心。

大皇子依旧保持原来的姿势,梗着脖子看向上方,只是表情已经从疑惑愤怒变成了恐惧和无措。

几个月前,他还嘲笑老爷子和废太子之间的父子之情薄如纸,二十年的太子,在证据并不牢靠的情况下,说废就不废了。

他和老爷子之间的父子之情,或许还比不上纸薄呢。

老爷子以前可以废太子,现在也可以废了他。

大皇子焉了,二皇子顶上:父皇春秋鼎盛,何必如此着急禅位于三弟,本朝还从未出过太上皇。

本朝没有出过太上皇,那就让朕来当第一个太上皇好了。康平帝开口道,许是不耐烦了,又补充了句:皇位是朕的,朕想给谁就给谁,想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诸卿无需多议,禅位大典定于三日后,礼部赶紧准备起来。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皇帝要禅位,拦都拦不住。

几位有志于大位的皇子,回去与谋士几番讨论,也没搞明白皇上的心思,谁也不敢摸老虎的屁股,那就只能先捡软柿子捏了。

废太子,不,现在已经恢复太子之位了,可曾经东宫的那些属臣,杀的杀,走的走,太子的手下莫说是文臣武将了,就连用得顺手的侍卫都没有。

这次大家算是想到一块儿去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太子杀了,看父皇还禅位于谁。

太子不出宫,那就只能在宫中下手,先下毒后暗杀,再后来就是明目张胆的刺杀了。

这些都被太子殿下躲了过去,众人没等到太子殿下发怒,倒是等来了要严惩不贷皇帝陛下。

抓刺客,抓内线,居然还顺藤摸瓜挖出了几条大鱼大皇子的生母贤贵妃、二皇子,以及以儒雅温良著称的六皇子。

禅位大典的前一天,贤贵妃被贬为末等更衣,二皇子和六皇子被废为庶人。

本朝的第一次禅位大典,因为准备仓促,所以显得并不隆重,还比不上二十年前册封太子的典礼盛大,只是当年的小太子今日之后就是雍朝的皇帝了。

谁能想到呢,几个月前被废掉的太子,属臣派系被灭干净的太子,连妻儿都护不住,居然成了这最后的赢家。

禅位大典之后,东宫被改名为祈康宫,成了太上皇养老的宫殿,康平帝总算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了,可是偌大的祈康宫里只有他一个人,外面虽然没有被侍卫包围,可却不知道被那逆子施了什么妖法,笼罩着一层看不见却可以摸得到的罩子,他每次想要出去,就会被罩子拦回来。

每旬都会有人定时把食材送进来,是的,是食材,而并非食物,那孽子就是要让他亲手做饭,食材的分量少得可怜,勉强能让他吃饱,再多便没了。

一开始他控制不了量,头两天把后面八天的食材全做了,那孽子也不肯为他补充食材,逼得他只能去后花园挖野菜。

一国之君沦落到如此地步,苦啊,再加上时不时的梦魇,要不是康平帝这些年来身体一直保养的不错,说不定现在就要被那孽子给折腾死了。

那孽子如此心狠手辣,可他的那些儿子们、臣子们、妃子们,竟无一人来探望他。

被罩在祈康宫里的康平帝不知道,那些他盼望着的人,这会儿是真没工夫来探望他。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雍朝以孝治天下,历代的皇帝登基一般三年不改父志,但这位被太上皇废过的新皇帝不同,一上位,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军队,亲自练兵,重新制定商贸制度,还特别地看重农桑。

太上皇的那些妃嫔,还有宫中的那些宫女、太监、嬷嬷们,基本上都安排到皇庄劳动了。

皇宫不养闲人,种地的种地,采桑的采桑,织布的织布,太上皇生下的那些儿子,也都不能闲着,该用的用,表现好了就能把生母接回家去。

贺知年作为一国之君,就更是不得清闲了,金銮殿里的那个位置他喜欢,但登基之后,他便发现自己的修为与雍朝的国运相连,国家发展越好,他的修为就跟着水涨船高,飞升神界似乎也指日可待。

除了东宫原来的七个人,贺知年不打算再对外传授功法,修真功法对个人而言,是宝贝,但于整个国家,就未必是宝贝了,起码现在不是。

贺知年一直把两个孩子放在身边教导,继承人的优秀程度也关乎国运。

玉嬷嬷现在是皇庄的管家,带着流珠和月珠管理京城所有的皇庄,小柱子则是一直跟在他身边。

登基第二年,雍朝开始推行新的高产粮种,并减轻赋税。

登基第三年,贺知年举兵将邻国划入版图。

第五年,再次发兵,终于把他印象当中的版图归置完毕。

第七年,雍朝进行教育改革,各地建立小学,科举内容随之改变。

第八年,航队出海,按照地图的指示到访了许多国家。

第十年,禅位于太子。

这一年,贺知年修为突破,飞升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