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 第86节(1 / 2)

方冀南想了想,他当年那些知青朋友早就回城了,他在本地倒也有几个一起玩过的,他都不知道自己还有那么大的人情面子,小舅子结婚还来了不少他的朋友。乡间不成文的惯例,不请自来的客人来参加婚礼,提前几天把礼物和红包送到,主人家心里提前有数了,婚礼当天就会请来吃席。

结果这几天来的人,还真颇有几个他和冯妙的朋友同学,冯跃进自己就不说了,加上冯振兴的战友同学,爷爷当了那么多年老队长,人情过往本来就大,这么一搞,本家近房全都来帮忙,家里原本都没预备那么多桌,临时买菜加桌子。

“朋友同学也就明天来参加婚礼吃一遍席,亲戚这边连明天早晨得吃三遍席,有的还得安排地方住,挤得我们闺女今晚都没地方住了。”陈菊英笑道。

冯妙村前那个房子,东屋一个炕,今晚安置了七八个亲戚,搞得他们夫妻俩今晚得在西屋打地铺。

“说明咱家人旺,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也就我这样的了。”老爷子乐呵呵。

冯妙也没忍心戳破老爷子,这都计划生育了,她好歹还两个孩子,冯振兴只生了女儿瑶瑶,冯跃进将来也就只能生一个孩子了吧。

冯妙听到陈菊英私下嘀咕,说村里很多人都叫他们想法子给冯振兴弄个准生证,再生个二胎,言下之意虽然不重男轻女,对膝下唯一的孙女当眼珠子,可还是希望他们再生个男孩。

对此没等振兴媳妇说话,冯振兴自己就拒绝了。他现在是连长,遵守国家政策的觉悟肯定得有,农村搞准生证无非那么几招,比如让大的孩子装傻子装残疾弄假证明,冯振兴坚决不干。

而且冯振兴前途大好,几年内很有可能升营级,媳妇孩子就能随军了,这是他近期的奋斗目标。

冯妙对两个弟弟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可他们读书识字,也走出了这个环境,再回过头来看时就会有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两个弟弟身上没有当地那种大男子主义,也没有重男轻女思想。

反过来说,有冯妙这个姐姐摆在前边,弟兄两个只会想着好好干事业,不能比姐姐差了,他们也培养不出重男轻女的思想来。

一家人吃着饭,还讨论了一下冯妙他们那个房子的事情。四间房子好好的,院里陈菊英还一直种着菜,经常过去照应,自从78年春天冯妙带着俩孩子去帝京,七年了都,一家四口又不会回来,那房子就一直空着。

冯振兴结婚时家里给他另建了三间房,振兴媳妇现在搬那边住了,而冯跃进甬城那边单位都分了房,反正也不会回来住了,家里也就没再给他建新房。

冯振兴和冯跃进结婚都是用的冯妙原本住过的两间西屋,方冀南打趣说这两间屋子功劳可大,他们姐弟三个可都在里边结婚的。

“这个房子得好好留着,风水宝地,等将来下一代大子他们结婚,还回来这屋里结。”方冀南道。

冯跃进笑得不行,说他明天一定要告诉他对象,别看两间破茅草屋,他们是在风水宝地里结的婚。

“但是这房子确实太旧了,这都多少年的老房子了?你看现在村里不少人家都建瓦房了。”方冀南道,“我寻思着,要么把这个房子翻建,也用不着六间,翻建东边四间给爷爷和爹娘住,要么就把我们前边那房子屋顶换上瓦,爷爷和爹娘你们搬那边住,这边就先放着吧,要是将来我们三家哪个想回来养老,宅基地总还在这儿。”

“你们三家呀,一个也没指望你们回来。”爷爷道,“这都什么年头了,将来还指望你们搬回来住。”

几个晚辈没话说,保证不了啊,笑着默认了。

他们聊天,冯振兴媳妇便坐在一旁哄孩子,也不怎么说话,听到这儿笑着插言道:“其实根本就不用翻建,瑶瑶她爸说了,等他干得好了接我们随军,我们那三间房子又剩下了,我一个人现在也住不了,爹娘和爷爷可以搬我们那边住。”

她想了想,补充道:“再说了,大姐是出嫁的人,她小叔比我们小,振兴是长子,老人理所应当我们来照顾。”

冯跃进一挥手:“得了吧大嫂,咱家不讲那套。”

“对,咱家不讲那套。”冯妙笑道,“再说你那边三间房子,三个长辈都住过去也挤不下。”

冯福全道:“你们不用张罗,花那个钱干啥,你们一个个的拿点工资,也好好攒钱,不要一个个总往家里寄钱寄东西的。我看这房子也用不着翻建,虽然旧,住的还好好的,你爷爷就不说了,我跟你娘都一把年纪了,还值当再建个新房子。”

“那改天就让人把我们前边那房子换上瓦,里外再收拾一下,院子打半边水泥,留半边你们种菜。”冯妙拍板道,“爷爷和爹娘你们搬那边住。”

“行,这事我来办。”冯跃进道,笑着说正好他有几天婚假,就着手把这事安排了。

“钱让你姐出,你才刚结婚,别跟她争。弄好点儿别给她省钱。”

方冀南往后仰,两手在后边撑在炕上,笑嘻嘻指了下冯妙说,“爹,娘,你们还别不信,咱们家现在最有钱的人就是你闺女了,我琢磨我跟跃进、振兴三个人拿工资都干不过她。”

“我听说我姐跟人家开的那个绣坊,都是出口创汇的生意。”冯跃进笑道。

“那是。”方冀南嘚瑟道,“你别看人家现在不拿工资,比我们有钱,以后我们这些拿死工资的,就指望找她打土豪分田地了。”

第93章 讲究人(双更合一)

第二天天气挺好, 秋高气爽,热闹的鞭炮锣鼓声中,新娘子在老冯家门口下了车。

新娘子是甬城本地人, 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气质长相没得挑剔,尤其吸引人的就是她身上那件婚礼服,大红的丝绸面料上绣着精致的龙凤百合图案,简直美轮美奂, 新娘子一下车就迎来了一片啧啧赞叹声。

新娘子跟来的两个伴娘觑着空就悄悄问新娘:“哪个是你大姑姐呀, 哪里买来的这么漂亮的婚礼服。”

私下有机会说话时,新娘子就指着冯妙笑道:“这就是我大姐, 你们自己问问吧。”

两个伴娘有点不好意思了,她们都还没对象呢, 哪能就真开始张罗婚礼服,但是姑娘家总是爱美, 必然记在心里了。

结果冯妙没想到这件婚礼服还引出一点风波。

中午吃了喜宴, 亲戚朋友便都散去了, 之前上门接来的亲戚,还得给人家一个个送回去, 方冀南这次拉着三叔家的堂弟一起忙这事,堂弟找不到路, 可亲戚自己认得回家的路啊,好歹有人跟他帮忙了。

该送的客人送走了,冯大姑留了下来,找到冯妙说:“冯妙啊, 新媳妇那衣裳你给做的?正好, 给你表侄子的媳妇也做一件。”

冯妙脑子里反应了一下:“哪个表侄子?”

“嗐, 看你这话问的,”大姑说,“我大孙子,大宝,你表哥家儿子呗。”

“……”冯妙顿了顿,明明记得也就比大子大了几岁啊,“大宝多大了,就预备结婚了?”

“嗐,咱们大宝都十八了,”冯大姑说,“去年说的媳妇,打算年底腊月结婚,具体日子等我找明白人给算算。”

“十八也不够年龄啊?”

“啥年龄,回头找人把年龄改改,再不然就先不领证,谁还真等到满20岁结婚。”大姑说,“他媳妇十七了,跟我差不多高,比我瘦点儿,就照新媳妇身上这样的,你给做一件,到时候就不要你送别的礼了。”

冯妙:“……”

“这样啊,”冯妙想了想说,“大姑,我估计你赶不上了,新娘子那件衣服,是提前半年就在江南市定做的,大宝年底结婚,实在赶不上了。”

大姑:“我就不相信一件衣服得半年。冯妙你们姐弟三个都有出息了,我这亲大姑都不能沾沾光,一件衣服你可别舍不得了。”

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