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只能选择的道路(十)(1 / 2)

革清 绯红之月 2927 字 4天前

军事委员会的讨论已经进入尾声,霍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出动六万人马前去迁移。”

一众委员们大惑不解,有人想提出问题,却又不敢。眼瞅着如果没人提出问题,事情就要这么过去。霍崇反倒不想让大伙这么轻易过去,“如果你们不反对出动六万人的话,给我讲讲为啥支持六万人。这六万人出动的理由何在?”

钱清率先答道:“让这么多人快速离开大清河一带,六万人速度快。”

霍崇评价了自己学生的答案,“方向正确,不够具体。”

又问道:“还有其他更具体的想法么?”

这问题果然让其他人愣住了。然而霍崇没有放过这些人的意思。有些事情是得弄明白的,因为这次的事情做下去一定会引发很惨烈的结果。

高庞打破了沉默,“能不能给个逻辑?”

霍崇赞道:“这个问法好。逻辑,逻辑就在于。百姓们听到咱们的话,和百姓相信咱们的话,是不是一回事。”

当天,军事委员会通过北归计划,还是全票通过。

晚上给高级班的突击培训课结束,天都黑了。龚宇等四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他们自己开了个小会。

龚宇感叹道:“开国气象竟然如此,真是开了眼。”

曾静一直很佩服龚宇等人的才气,询问开国气象到底是怎么回事。龚宇看了看孔不更,孔不更知道此时非得好好利用曾静不可。就耐心的给曾静解释。

所谓‘开国气象’指的就是如此大事上能做出决定。霍崇绝不可能是唯一觉得黄河北归有好处的人,但是到现在为止霍崇大概是唯一能推行黄河北归计划的头头。所谓开国气象的清新,很大一部分表现就是要做啥就真能做。还上下一心,布置得当。

讲完,曾静皱起眉头开始思考。这样的解释听着很对,却是曾静不太能理解的事情。

孔不更不喜欢曾静的迂腐,就让韦伯向曾静继续解释。他自己向龚宇扬了扬下巴,两人一起先到了院子里。没人打搅,孔不更低声感叹:“龚兄,本以为主公乃是猛将,现在方知主公竟然如此有学问。”

龚宇完全赞成。霍崇在会议上提出的那个逻辑也很简单。霍崇认为大清河流域的百姓并不会相信霍崇,更遑论相信霍崇他们所说的话。

如果相信霍崇的话,就会相信霍崇组织人实施黄河北归工程。就会知道身处未来河流冲击区域的自己会面对滚滚而来的黄河水。

建立在相信霍崇基础之上,百姓们要考虑的是自己面对黄河水能否活下去。

要是根本不相信霍崇,只会考虑霍崇为啥跑来这里‘妖言惑众’。

出动六万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尽快通知百姓,而是为了尽快强制那些不相信霍崇的人离开他们现在的居住地。

孔不更见龚宇只是赞同,却不说话,有些忍耐不住,就问道:“主公若是做事如此讲逻辑,有条理,那是真的马上治天下。龚兄不担心么?”

龚宇失落的摇摇头,“担心若是有用,我就担心。现在主公果然如他所说的那般以公道行事,我等是不用想着别的。”

孔不更摇摇头,“嗯。主公一直这么做事,我等的确没什么好担心。真没想到。本来以为主公会更阴狠。”

龚宇知道孔不更的心思。这么一个乱世,孔不更这样的家伙以谋主自居的家伙自然期待能够飞黄腾达。飞黄腾达的手段自然是靠出谋划策。

霍崇不仅自己讲逻辑,还把他的逻辑教授给部下。高级班,中级班已经在培训。想来霍崇不会撒谎,那么低级班也会讲。

人人有逻辑,自然是人人都能做谋主。期待成为谋主的孔不更当然感觉到自己的作用会大大降低。

龚宇劝道:“孔兄弟不用担心,那些人当不了谋主。”

“若是他们能学会……”

“他们学不会。”龚宇果断的答道。

孔不更眉头皱起,想信又不敢信。

“孔兄弟,主公说过,在建成逻辑之前,因果关系靠直觉。天才的直觉。孔兄弟有天份,如玄学般的直觉。若是孔兄弟之前不是瞎客气,那你可是说过很多次,我比你能谋划。然而以逻辑学看,也是孔兄弟提出逻辑形式,我来做因果关系。让我做逻辑形式,我真想不到。”

孔不更心中好受了一点,却不想再谈这个,他再压低点声音,“龚兄,曾静要用到什么时候?”

龚宇用同样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答道:“曾静均田地的想法与主公的想法相同。主公既然是用逻辑决定一定要土地国有,我等就一定要学明白。这乃是我等的机会。若是让你我领军打仗,哪里还有我等机会。”

孔不更点点头。觉得龚宇和以前那般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弘昼在霍崇这边并没有奸细,不过这不耽误弘昼判断霍崇一定做出了决定。情报虽然滞后,弘昼还是得到了最近的消息。霍崇南下夺取了江宁,又挥军北上。

这样的消息让弘昼理解了为啥冬季的时候霍崇那边毫无动静,以霍崇的奸猾,他既然回到山东,就不可能不做些啥。

护送太皇太后与太后的人马已经接近了太原,这让弘昼放下心来。最为难的人已经到了安全所在,接下来就该轮到不那么麻烦的人开始迁移。

弘昼下令还算是能信得过的八旗军开始西迁。不过这个并不强迫,若是不想西迁的话也可以不走。

旨意颁布下去,弘昼好好睡了一晚。第二天上朝,朝堂上群臣立刻跪倒一片,都是请求弘昼不要西迁,留下来与逆贼决一死战的大臣。

若是以前,弘昼定然要呵斥群臣。或者向群臣讲述西迁的理由所在。

这次弘昼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帮家伙。如果不是有些人跪的腿部发麻摇摇欲坠,弘昼还准备继续看下去。

让众人起来,众人如蒙大赦,连忙爬起。弘昼问道:“有谁愿意领军前去讨伐盛京逆贼?”

按照方才那些人的反应,应该是起码两三成人主动请缨。然而弘昼问完,竟然无人请缨。

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失望。弘昼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为难的问题。

好在以前有了备案,弘昼继续问道:“若是诸位还没想好,今日下朝之后可以到兵部前去请求出兵。兵部会登记造册。”

只是这么只言片语,事情解决了。竟然没有官员再提及前去打仗的事情,却也没有官员再提出任何与朝政有关的事情。

弘昼没想到这帮人撂挑子的速度竟然这么快,回到宫内就叫来一众选好的官员。最先询问的自然是弘昼现在最相信的人,“孙嘉淦。粮食可曾布置好?”

孙嘉淦赶紧回禀,“皇上,粮食分配已经好了。只是……”

“不用担心。把手沿途粮站的都是廉亲王推荐之人。可以信得过他们。”弘昼答道。只是提起十三叔,弘昼心中又是一阵难过。

孙嘉淦好名,所以分配粮食供应这样非得好名之人才不会染指的差事就交给他来做。

等孙嘉淦禀报完毕,弘昼又听取了包括刘统勋等官员在内的回报。整个西迁的准备已经完成,或许是因为奇怪的暖和,执行的速度甚至比之前安排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