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为民分忧(1 / 2)

梁晓乐在米湖县城的买卖蒸蒸日上,与乌知县的关系,也一层层进展。因为离得近了,乌知县断不了把梁晓乐邀到县衙,让她推算案情,帮助破案,以提高自己的破案能力和准确度。

梁晓乐更是乐此不彼。因为她发现,通过与官场和涉案人员的接触,自己的人际关系宽广了很多。尤其是官场人员,对自己见缝插针宣传租赁土地的好处,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儿作用,不租赁则罢,一租赁就是一个村甚至几个村庄。这更加激励了梁晓乐接近和帮助乌知县的信心。每次帮助破案,能用异能的用异能,不能用异能的就调动前世知识,让案件做到准确无误,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在梁晓乐的帮助下,几个大案办下来,乌知县开始对梁晓乐刮目相看了。只要有案子,没有不让梁晓乐参与的。

米湖县城有家私人旅舍。旅舍掌柜姓汪,为人和气,旅舍生意倒也可以。

一天,一个商人携带黄金十斤,到京城去作买卖,寄居在汪掌柜的旅舍里。商人每次外出,都细心地锁好房门,自己掌管钥匙。

这天商人外出回来,见房门锁的和往常一样。进屋一看,黄金却全部不见了。商人想,除了房主人汪掌柜以外,别人是进不了房间的。于是到县衙去告发房主汪掌柜愉窃之罪。

乌知县立即将房主汪掌柜拘来审问。略施刑讯,房主汪掌柜便全部招认。乌知县将房主投入监牢,又继续追查赃物。

可汪掌柜只交代自己偷窃,却怎么也说不出赃物藏在何处?!

乌知县本以为此案简单,便没去惊动梁晓乐,想自己结起来。谁想“窃贼”抓到,却搜不到赃物,这案子也不能算了不是?!

乌知县没办法,又邀来了梁晓乐。

梁晓乐听了案情介绍以后,心中暗想:房主进入自家的客房,也是情理中之事,但破案却不能这样顺理成章。房主人可能偷窃,但也不能排除另有窃贼。

于是便对乌知县说:“我想再亲自问问那个商人,如何?”

乌知县说:“贤妹随便。”于是,传来了商人。

梁晓乐问:“你的钥匙常放在什么地方?”

商人答道:“为防被盗,总是随身携带。”

梁晓乐问:“你时常和谁在一起睡觉呢?”

商人答道:“没有。”

梁晓乐又问:“你曾同别人一起喝过酒吗?”

商人答道:“前些天曾和一个和尚,两次欢宴畅饮,但和尚没有近我身边,也未曾进我住房。”

梁晓乐:“你可曾在外面睡过觉吗?”

商人:“第二次与和尚饮酒喝醉了,在和尚的屋中睡了片刻午觉!”

梁晓乐点点头,让商人下去了。然后对乌知县说:“衙役们是不是对房主人动了酷刑?”

乌知县:“例行公事,一进门先打二十大板。然后再升堂询问。”

梁晓乐:“你在询问的过程中,衙役势必持杖站立两旁,高喊‘威武”二字?“

乌知县点点头。

梁晓乐:“这就是了。房主人乃善良之辈,从没有经历过官司,没上过大堂。二十大板已经让他吃不消,再看到持杖的衙役,听到震耳的呼喊,自知一场严刑拷打躲不过去,便自诬盗金之罪。但他并非真正的窃贼。而真正的窃贼却是那个和商人一同喝酒的和尚!你可速派人去传讯,保准人脏具获。”

乌知县虽然将信将疑,还是当即派衙役去传讯那个和尚。不承想和尚已经携金逃跑。所幸梁晓乐及时发现,逃的还不太远,衙役们很快追上了他,缴回了商人失去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