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朝阳宫 2(1 / 1)

北国漫记 老画符 1686 字 13天前

虬髯客疑惑不解,只听名字,阿波大寺就应是个佛教寺院,店主描绘的寺里建筑,也属于佛家,但佛教中人怎么会制作与悬挂老子的挂像?走廊上寺庙里出家的佛徒都是食肉的,怎么会不收牛羊?庙里的人以按摩给店主治疗冻伤,肯定是曾经修习过内功,多半与道家有些关联。他又问店主庙里人的装束,店主说这些人都穿黑衣或者黄衣,蓄有头发,而且都在头顶束着,有些人还手持马尾一样的白色物件,虬髯客心中更是不解,难道这个阿波大寺里有一帮道士在修行?

虬髯客再细问阿波大寺的情况,那店主说寺很大,在他祖父的祖父时就有了,至于是阿波的大寺还是阿波大的寺,他也搞不清,寺庙就位于通往高原的古商道旁边,因为山崩,这条商路废弃了,很是难走,骑马能勉强通行,从这里出发,至少要走两天。

不管阿波大寺是不是朝阳宫,有这么一个所在,虬髯客就想去探个究竟,他谢过店主,背着忠恕出了张掖城,沿着通往高原的古道赶往祁连山。祁连山在此地极是巍峨,山脚下是起伏的草场,放牧的多是当地的鲜卑人,进了祁连山,古道沿着一条水流在山谷中蜿蜒上行。祁连山绵延千里,至少有五百里宽,巨大的山脉一条条排列着,中间夹杂着湖盆和谷地,古道沿着山谷曲折洄转,越走越高,两个时辰之后进入了高大茂密的杉树林,天光昏暗,小河时有时无,古道的痕迹也不清晰了,但这难不倒虬髯客,他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江湖经验最为丰富的人,仅凭山势就能判断道路的走向,在山林中穿行一阵后总能找到人迹。

山里天黑得早,太阳一偏西,林中就没有了日光,虬髯客不识道路,不敢托大,在天色黑透之前停了下来,找个避风处带着忠恕休息,第二天继续沿着依稀的小道向山里穿行,傍晚时分,一条深谷横亘在面前,阻断了道路。山谷有十丈多宽,深不见底,上面原来搭有一座三尺宽的木桥,此时被人从中截断,中间竟有两丈空虚之处,那个胡人店主想必就是到此折回的。虬髯客运目张望,看清对面断桥栏杆上靠着一件物品,好像是用木头捆扎而成的桥面,原来是对面的人把木桥做成了吊桥,故意拦阻通行。

虬髯客暗道蹊跷,自古以来,修行之人建立寺庙宫观,无不是想向世人宣教扬法,信众越多越为善,香火越旺越为好,这个阿波大寺建在如此偏僻难觅之处,又自为沟壑杜绝世人,岂不怪哉!

山谷很深,云雾翻腾着从谷中涌起,迷漫在桥上,对虬髯客这种高手,飞跃过桥断处轻而易举,按胡人店主的说法,此桥离那座怪寺已经不远,他不敢大意,准备夜深后再去侦探。他退回林中,和忠恕吃了点东西,在天色全暗后将忠恕负在背上,反手轻轻地拍了拍忠恕,示意他别怕。此时大雾完全包裹住桥面,虬髯客天赋异禀夜能视物,他停下脚步,仔细听了听,桥对面没人,就凭着刚才的记忆,飞身一跃,稳稳地落在了桥对面。

过了桥,道路又进入了森林,凭感觉,虬髯客知道阿波大寺就在前方不远处,寺中的人也许在外面布有警戒,他放轻脚步,悄无声息地在林间滑行,一顿饭的功夫后出了森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前方三四里之外有座高高的雪山,白色的峰顶在暗夜之中异常清晰,雪线之下有一片黑压压的房舍,中间亮着几处灯火,风中传来隐隐约约的钟磬声,看来那里就是神秘的阿波大寺了。

这个寺庙如此神秘,虬髯客小心为上,停身把忠恕解了下来,孩子两只眼睛扑闪扑闪看着他,虬髯客也不言语,伸指点了忠恕睡穴,返回森林中,找了一棵高大的红杉,拨身而起跃上树冠,把忠恕捆扎在平缓的树丫上,脱下自己的外罩包裹住他,又在树干中间处倒插了两柄匕首,如有野兽闻到气息爬上树来,定会被割得肚破肠流。收拾停当,虬髯客又检查一遍,这才跃下树来,借着地形向亮灯处摸去。

虬髯客走走停停,留心观察四周,并没发现寺外有人警戒,一阵阵冷气从雪山飘过来,刺得脸颊发痛,他摸到前排好似山门的地方,隐身在暗处打量,借着星光看见山门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匾,隐约能看出上面曾漆有四个汉字,漆已掉落,难以辨认,但第二字相对完整,分明是个波字,看来没找错,这里就是阿波大寺。寺庙依山而建,自低而高,分层递进,竟然有四五进,黑暗中也能感受到建筑恢宏的气势,最高处的宫殿里面闪着灯光,应该就是寺庙的正殿。

阿波大寺与中原寺院的规制不同,最外面不是牌坊,而是一堵三尺高的矮墙,虬髯客俯身贴近墙壁,听听墙内没有动静,轻一提气,像个影子般飘过墙头,落在院子里。前面是寺院的第一进建筑,正中是天王殿,两边各有十数间低矮的配殿,像是庙里的僧房,房间窗户只有尺半大小,每个木窗正中还开设一个仅可容下拳头的小窗户,现在是夏天,夜晚犹如何寒冷,怪不得寺庙的门窗都开得这般狭小。天王殿的门关着,木门古旧,上面有不少缝洞,虬髯客向里望去,见到黑乎乎的殿中塑着两尊手持兵刃的金刚立像,却不是中土供奉的魔家兄弟,里面飘出一阵霉味,看来好久没人来过了。

虬髯客贴着天王殿摸进后院,在中原的寺庙里,供奉主尊释迦牟尼佛的大雄宝殿就位于第二进院中,此院也有一座高大的宫殿,殿门上方的牌匾上写着大雄宝殿四字,两边门柱上各挂着一条木牌,左边是“清静无为”,右边是“离境坐忘”,却又是道家真言。大殿中亮着灯火,人影闪动,有钟磬和吟诵声传出,看来里边正在做法事。虬髯客伏低身子,透过窗户向里张望,只见大殿中央本应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宝座上,赫然塑着真人大小的老子骑牛彩像,与张掖胡人店里挂像上的形象一模一样,三个黄衣道人手执拂尘在塑像前站成一排,领着身后四列三十多位黑衣道士诵读经文,什么“人生乃受天地正气,四时五行,来合为人,此先人之统体也。此身体或居天地四时五行。”又云:“丙午丁巳为祖始。丙午丁巳,火也,赤也。丙午者,纯阳也。丁巳者,纯阴也。阴阳主和凡事,言阴阳气当复和合天下而兴之也。为者,为利帝王除凶害出也…”,虬髯客博闻强记,识得是《太平经》第三十九章的内容,《太平经》相传是汉代于吉所撰写,是太平道的主要经典,难道这些人竟然是来自中土的太平道士?中原有不少佛道共存的名山,也有释老同修的寺院,但一群道人躲在祁连深处的荒废古寺里修真,着实令人诧异。

这时,虬髯客听到东面配殿里有人说话,接着一间殿中亮起了灯光,一个人开门走了出来,旋即又关上门向后殿走去。虬髯客把身子伏得更低,等那人走远,一闪身飘到配殿前,老远就闻到一股夹杂着饭味的烟火气,原来这配殿是寺里的厨房,他隔窗望去,只见屋北面是灶台灶具,西角堆着小山一样的木柴,隔着一堵矮墙有一个宽大的土炕,矮墙上点着灯,一个三十来岁的俗装汉子盘腿坐在炕上,对面还坐着一人,竟然是个胡人,那胡人四十岁左右,高鼻深目,红色的络腮胡子,一双黄眼睛发着亮光,只听那胡人道:“老阿,老秦也太抠门了,深更半夜的不让点灯,这能省下多少油钱?”说的竟然是突厥话,那俗装汉子长着一张大圆脸,两只眼睛也是圆圆的,像突厥人那样披散着头发,只听他用突厥话说道:“史胡子,你就别怪他了,全宫上下四五十张嘴,油盐柴米全靠他一人张罗,现在又不比往日,能省就省吧,反正你也不怕黑。”虬髯客的心猛地一跳:“全宫上下”,难道这里就是朝阳宫?

那史胡子叹了一口气,道:“早知道日子这样苦,当时我也下山了。”那老阿也叹口气:“是啊,如果家里还有人,我当时就走了,可惜…”听这口气,老阿家中已无可牵挂的人,史胡子颓然倒在炕上,头枕着双手:“我真羡慕你,没有家也没牵挂,我家中倒是人丁兴旺,可人人想吃我的肉,啃我的骨,有家也不敢回,如果能下山,我就想到中原去。”老阿打断他:“别扯了,你长得这模样,一到中原就会被当作妖精捉起来。”史胡子骂道:“你个贼突瞎说!你没到过中原,其实那里胡人很多的,现任皇帝的老娘据说就是胡人。再说,朝阳宫在中原那么大的名头,只要我说是从朝阳宫下来的,谁敢惹我!”

虬髯客心道:这里果然就是朝阳宫!想不到天下名头最响的道观,竟然隐藏在深山破庙里。老阿道:“别做梦了,在中原风光的是那些有本事的,靠打仗杀人赚功名,你就会砍柴做饭,偷吃个松鼠就吓得做噩梦,还是早点熄灯睡吧,老秦一会就回来了。掌教传谕五更早课,我贪睡,怕起不了身。”说完就躺了下来,史胡子翻身吹灭了灯,道:“大湖东南有片油松林子,明天我去砍几枝松干来,做成火把,老秦总不成用松油炒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