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兵围平壤(1 / 2)

晋颜血 上林春 1505 字 9天前

杨彦正感头疼的时候,荀蕤却拱手道:“大王,照这平壤来看,美川王未必在此,不过您可围而不攻,平壤是高句丽除了丸都之外的第二大城池,远古时曾数度为半岛国家的都城。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灭卫满朝鲜,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平壤属乐浪郡,有平壤在手,可控汉四郡,位置极其重要,美川王岂会不救?”

荀灌摆摆手道:“高乙弗若知我大军来此,肯定有多远跑多远,他怎么敢来?”

“这……“

荀蕤想想也是,挠了挠后脑壳。

“嗯?”

杨彦却是心中一动,回头道:“此事不难,高乙弗畏我大明,未必畏惧慕容部,蒋炎,你领近万陆战队上岸,冒充慕容部的……封悛,此人与你年龄差不多,又颇为低调,料来高句丽无人能认出他,去往平壤探探美川王是否在城中,若是不在的话,就地驻扎,作出攻城姿态,平壤或会向美川王求援,届时再大军登岸,一举歼之。”

荀灌目瞪口呆的看着杨彦,不敢置信道:“你……你竟冒充慕容部?”

杨彦理所当然道:“这又如何?传令,船队调头,驶回出海口,去南岸驻扎,候静消息。”

......

由于要冒充慕容部,首先是兵甲不能整洁,陆战队员要穿的破破烂烂,其次是旗帜要更换,还有船只的问题,慕容部不可能有明军这样的战舰,因此只能用运输船去平壤。

回程一番准备之后,又过三日,百艘陌生战舰的到来,引发了平壤全城的惊慌,霎时间城门紧闭,城头布满军卒,蒋炎也不急,慢条斯理的指挥军士们上岸,杨彦带着荀灌和荀蕤混在了军卒当中,直到第二天,才于平壤城西五里立下了营寨。

用过早膳之后,以蒋炎为首,杨彦等千牛卫合计数百骑向着平壤驰去。

当年杨广征高句丽,领军超过百万,惨遭重创,隋朝也由此埋下了败亡的祸根。

以目前平壤的规模来看,两百多年后丁口不可能超过五十万,而杨广征高句丽正是隋朝的全盛期,隋军的精锐不下于巅峰时的唐军,可这都败了,杨彦总觉得憋屈的很。

凭着隋军的强大,一员大将领军二十万足矣,何必以百万大军御驾亲征?说到底,还是杨广爱面子,好大喜功,再加上赌徒心理才奠定了败局。

百万大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指挥调度极为困难,杨彦每每出征,从不超过二十万,就因明军现有的指挥系统,二十万以内可以充分调度,超过二十万,会出现各种问题。

毕竟当时不是一战二战时期,人多未必能带来势众的优势,苻坚伐江东失败,正是吃了兵力过大的亏,以桓冲御众十万与北府军八万精兵的有限兵力,如果把杨彦换成苻坚,最多发三十万兵就足以踏平江南,并驱使鲜卑、羌氐为前锋,而不是拿自己的老本去拼杀。

魏主拓跋焘就吸取了教训,伐宋时大量驱策非拓跋氏军卒作为前锋,兵锋直抵瓜步,因无力渡江勉强退兵,却心犹不甘,归途围攻盱眙,守将臧质送了坛尿,大怒攻城不下,与臧质书曰: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设使丁零死者,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正减并州贼,氐、羌死,正减关中贼,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

瞧?拓跋焘多有魄力?虽然伐宋与宋两败俱伤,却并未动摇拓跋氏的统治基础。

而杨广与苻坚倾举国之兵,毕其功于一役,这是明显的赌徒心理,胜了,自然是不世出之明主,可是败了,恐怕这二人根本就没想过失败的问题。

杨彦不由凛然,人在连续胜利之后会信心膨胀,他相信早年的坚苻与杨广也是战战兢兢,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可是当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颠峰,难免会生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自以为虎视之下再无敌手,那么,自己会不会同样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