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463.功过之论(2 / 2)

牛吏 天下九九 2483 字 10天前

这些豪族世代把持着财富和文化,在阶层上与赤眉将领们完全属于不同的阵营,对于这些大字不识的泥腿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们从内心里是瞧不起这些人的。

泥腿子们没有文化,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皇帝慢慢地将他们移出政务系统。现在能参与朝政的赤眉将领很少,但是军中仍旧有许多赤眉将领或其子弟掌握实权,因为打仗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比处理政事要低得多。

但是即便是大字不识的赤眉旧将,依然获得了很好的待遇,他们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身居高位,很多人位居侯爵。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长安政权保持稳定的必需成本。

说来说去,他刘钰还是被这些人推上去的,没有赤眉军就没有建世皇帝。

如今,张湛等人的上书绝不只是针对逄安一人,而是对赤眉系整体的攻击。逄安是赤眉军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特点是讲义气,重情谊,但是没规矩。

没规矩这一条,是讲究礼的儒家很难接受的一点。礼部尚书张湛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张湛在汉成帝、汉哀帝时代就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王莽当政时,历任太守、都尉,他是一个老资格。

他端庄严肃崇尚礼节,一举一动都有定规,深居家中,必定修饰仪容,即使对待妻儿,也十分地严肃。遇到乡邻,他的言谈也依旧谨慎,表情很庄重,三辅一带的人都认为他是榜样。

可是有人说张湛虚伪做作,张湛听到以后笑着说:“我确实是在做作,但别人都是为了干坏事而做作,只有我是为了向善而做作,难道不可以吗?”

这种守礼君子的模范,还是个老古董,是不可能看得上赤眉系的一群没规矩的土包子的。

本来朝中许多人看这些大老粗们身居高位,待遇优厚,心里就不舒服,一直忍着没说什么。逄安的行为可说是犯了大忌,有张湛带头,朝臣们立即蜂拥而上,群起而攻之。

皇帝本身是个不太喜欢规矩的人,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他还是经常坏规矩的那一个。但是逄安这事儿坏了大规矩,皇帝对于大规矩很在意,这件事是必须要处理的。

逄安给皇帝出了个大难题。

樊崇的解释来得很及时,皇帝了解到了逄安这些天的心思,内心中已经认定逄安不会反叛,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要一个人把这件事搞定,救下他的兄弟们。

皇帝放了心,用不了多久上林苑就会传来消息,等有确切的消息再说这件事不迟,于是他把这些奏章都压下了。刘钰选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刘侠卿那儿很快传来了消息,逄安果然以一已之力平定了叛乱,但是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皇帝对逄安的死叹息不止,此人也算是黑社会大哥的典范了,为了一群小弟的性命,不惜身犯险境,牺牲自己,够义气,够朋友。

这个结果,让朝堂上的风向有了转变。大汉还是一个尊重勇士的朝代,逄安的行为获得了朝臣们的普遍尊敬。

但是有一些人依旧不肯罢休,他们就是看不上赤眉系的土老冒,无论如何也要趁机打击一下。礼部尚书张湛进宫觐见皇帝,当面陈述。

“陛下,平叛乃国之大事,自然由朝堂公论,陛下决断,逄太傅逞匹夫之勇,自行其事,丝毫未将陛下及国家法度放在眼里,其罪当诛!虽然他确实建立大功,但是若听之任之,不加惩处,后人将效之,陛下何以令天下?”

这种事其实有先例,当年甘延寿、陈汤矫诏发兵,先斩后奏,斩杀郅支单于,扬国威于域外,立下不世之功,本来都应该封万户侯,但是遭到当时的丞相匡衡和中书令石显的百般阻挠。他们认为:“延寿、汤擅兴师矫制,幸得不诛,如复加爵土,则后奉使者争欲乘危徼幸,生事于蛮夷,为国招难,渐不可开。”

后世对匡衡的印象就是个好学的小孩,而他这辈子的最大成就可能就是凿通了邻居的墙壁,让两千年后的小学生背了几十年的课文。在对甘延寿和陈汤论功封赏之时,他是死硬的不论功只问罪的一派。

而石显更是个十足的小人,他想将姐姐嫁给相貌堂堂的甘延寿,遭到拒绝之后怀恨在心,一门心思想弄死甘延寿,好不容易有这机会还不往死里整?

石显都做到中书令的高官了,年纪估计也不会小了,他姐姐那得多大岁数?老年吃嫩草,草没法子只好被吃,人家甘延寿可不是棵让人随便薅的小草!

匡衡和石显两个一直揪住矫诏和陈汤贪污之事不放,甚至在两人得胜还朝的途中就开始派人去查贪腐,甘、陈两人不仅没得到一路好酒好肉的款待,没有迎接英雄的欢迎仪式,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惊吓。这一路走来手下一个一个接连被抓,挨个拷问他们在外面收了多少黑钱。

多亏宗室刘向替两个人出头,向汉元帝上书,以武帝时的贰师将军李广利为例。说李广利这个菜鸟远征大宛,用了四年时间,死了几万人,费了国家亿万之费,斩了大宛王,获得了骏马三十匹。李广利的黑料超级多,贪污之类的都是小意思,但武皇帝认为万里征伐,只论功不论过,所以大加封赏,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一百多人。而甘延寿和陈汤没用国家一分钱,用的都是属国之兵,杀的是匈奴单于,这可比大宛王的份量重多了,比起李广利,他们两个的功劳大出百倍,罪过小了千倍。皇帝要是再揪住小过不放,岂不让功臣寒心?

汉元帝这才下诏赦免了甘延寿和陈汤的罪过,只论功劳。可还是被匡衡和石显阻挠,认为郅支单于是逃亡失国,窍单于之号,不是真单于,最后将两个可封万户侯的大功硬生生弄没了。汉元帝心里有点过不去,要意思意思封两个人每人一千户,匡衡、石显还是不干,谁让他不肯被老女人啃的?最后的结果是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

刘钰不想做第二个汉元帝,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不能鼓动豪强和赤眉两系的对立,让自己的政权之内出现大的内耗。逄安为了平叛而死,这件事是对朝廷有大功的,他如果以过掩功,不给逄安应有的待遇,赤眉一系必定会反弹,与国家不利。

纵使皇帝要收拾收拾不规矩的赤眉一系,现在也绝不是个好时机,什么事儿都等到拿下天下再说吧!

可是张湛的话又很有点无法反驳,他逄安都不请示皇帝,自己大包大揽地去平叛,根本没把皇权和国法放在眼里,大家都学他怎么办?

张湛还在滔滔不决地引经据典,越说越是激愤。皇帝开始时没说话,后来干脆打断了他,说道:“张卿,你说得很对,但是逄太傅去上林苑这事儿,他曾经有过上书。。。是朕让他去的。”

张湛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张着嘴站在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然后他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