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大隋皇后萧美娘(1 / 2)

第二日,吴天倒是非常惬意,带着窦漪房和尤楚红在洛河之水上面泛舟,杨广虽然知道吴天就在洛阳,偏偏他装作不知道。而且吴天也会做人,并未暴露身份,是有人知道吴天就在洛阳宇文家,然则吴天的杀性那是出了名的,还真没有哪一个世家敢与吴天叫板。

宇文化及更是缺德,下午就去了皇宫,并且把事情始末告诉了杨广,听得杨广情绪亢奋,打发走宇文化及后,立即跑到后‘宫’,然后把那些妃子使劲的糟蹋。

杨广从未有今天这般高兴,他很是担心宇文家和李家联手,而且吴家又不听他的,他是帝王,当然知道其中玄妙,不会傻乎乎的认为吴天会任由他摆布。他还没有那般傻帽,而且从眼下的情势来看,吴天并未对杨家生出任何异心,仍旧支持皇室杨家的统治。

当杨广来到皇后的宫殿,看到皇后正在花园中弹奏着哀伤的曲子,杨广心中虽然有愧疚,但是皇后的身体实在是个无底洞,他现已将近五十了,有些力不从心,根本承受不住萧皇后的索求。

现在皇宫中的佳丽均都是十二三岁,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不是很大,而且很容易满足,所以他才感觉没有老。若是面对萧美娘,感觉自己已是个垂垂老矣的老家伙,心里压力很大。

杨广坐到萧美娘身前,身边的宫女立即给杨广斟满茶,遂又退了出去,不敢呆在皇后和皇上身边,她们心里非常清楚,当今陛下似乎有些怕见皇后,所以皇后才会如此孤单‘寂’寥。

一个将近四十的女人,在杨广看来却没有老去,仍与年轻时一个样,令杨广非常吃惊。而且萧皇后的皮肤同样不比那些二十多岁的女人差,吹弹可破,一双美丽且妩媚的脸蛋,杨广虽然意动,遂又在心中哀叹一声自己是真的老了。

萧美娘见杨广脸色有些苍白,身体虚浮,就知杨广去了那些妃子哪里去了。她也知道杨广为何如此对待她,乃因她的身体之故,而且萧美娘又知道杨广不许她去江南的原因,同样害怕吴天这个混蛋会把她这个皇后的心骗走。

她不知道杨广今天为何如此开心,遂问:“陛下,今天怎有心思来臣妾这儿?”

杨广心里非常尴尬,心道:“要不是担心那混蛋给朕戴绿帽,朕会来么?况且虽然咱们是老夫老妻了,不过朕早已被你榨干,已没多少心力陪你,外面好大一片森林,不能为你一棵树而毁了其他的数,毕竟朕是当今天子,要雨露均占,恩泽天下。”

思及于此,杨广笑道:“朕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那个妹夫来了洛阳,而且没有给朕请旨就来,还算他知道天子脸面,没有给朕出什么幺蛾子。现在更是帮朕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他把窦漪房骗走了。李渊现在更是吐血,尤其知道是妹夫干的,四处寻觅妹夫的下落,并且向朕请旨去擒拿吴天对朕的大不敬,朕很是为难。”

萧美娘拿起紫砂壶为杨广倒满玉杯中的茶,笑道:“陛下早已成竹在胸,何苦欺骗臣妾。以陛下之雄才大略,岂会没有应对之策。虽然妹夫有些胆大妄为,但还知陛下乃天下之主,没有暴露身份。所以他还是忠于皇室的,如果不是看在陛下的份上,恐怕李家已不复存在了。”

萧美娘虽然没有见过吴天,但她却知道皇室秘辛,先皇和当今陛下对吴天可谓是非常忌惮的,而且吴天又是个武学大宗师,更是让皇室不敢对吴家咄咄相逼,反而竭尽全力的拉拢。就连长公主杨丽华都成了吴天的夫人,眼下杨广又把义城公主发配去江南,稍有点智慧的人就知道杨广的意图。这是帮吴天抹平犯下的错,反而让义城公主来背。纵观古今,恐怕历代臣子也没有吴天这般做得舒坦的人了。惹了祸,陛下还得帮忙擦屁股,的确是亘古未有之事。

杨广哈哈大笑道:“这个妹夫年纪太轻,就是爱冲动,竟然把窦漪房也抢了。当然,朕又不是白痴,岂会听了李渊的只言片语就要把一个国公拿下,那这国公也太不值钱了,也太不尊贵了。朕是各打五十大板,惩罚李渊堂堂一个国公竟然做出那种禽兽之事,教他在家中闭门思过,何时认识到错误何时恢复他的官职。至于妹夫,朕倒是没有办法,毕竟他很年轻,罚他百万两银子即可。”

杨广见萧美娘眉宇间的幽怨,就知道吴天没有关顾皇后的寝宫,他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去。觉得吴天也不是无法无天,殊不知吴天早已知晓萧美娘是个有着特殊体质的女人,在原有历史上可谓是有过六个帝王的恩宠,杨广、窦建德、宇文化及、吉利可汗、突利可汗以及李世民六个。

李世民虽然是在萧美娘六十岁后得到这个大隋皇后,但是李世民同样舍不得杀,反而对萧美娘痴迷不已,更是为萧美娘建了一个大大的豪华宫殿,在萧美娘死后,李世民更是哀伤不已,历朝历代的皇后中就没有像萧美娘如此得到帝王的痴迷和庇护。

就是李世民得到萧美娘,朝中重臣极力要求李世民处死萧美娘,但是李世民硬是顶住压力,并且把萧美娘纳为才人,而且享受的待遇却是皇后的待遇,对于想要伤害萧美娘的人,不论是谁,李世民都下了狠手处死。可见李世民在对萧美娘的态度上的果决和很辣,为了萧美娘他宁可一错再错。而且萧美娘在跟随其他帝王时,同样如此,备受恩宠,就是在流落大漠,两代可汗仍旧迷恋,就是在亡国之后,仍旧派人保护,不想有任何人去伤害她。萧美娘一生从未有过任何野心,但她却从未有过亡国之苦,终其一生也是在享受荣华富贵,就是死后也是皇后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