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有些账总得结(1 / 2)

秘宋 荆洚晓 1414 字 11天前

被刘瑜骂了一通,那都指挥使被骂得傻眼,深感自己于这造反一事上,不及刘直阁良多,低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汝等又企图在这宴席下毒,当真以为,自己算无遗策?”刘瑜说着不禁失笑。

在他看起来,这些盐商所弄的把戏,拙劣得可笑。

至于那些盐商,则是见了鬼一般:“你、你如何知晓?这不可能啊!”

因为刘瑜说起他们应承给这都指挥使军资也好,这都指挥使想要造反,再造安阳国也好。

一桩桩事体,便仿佛亲眼所见也似的。

那些盐商记得,当时相议,都是连左右都安排开去,绝对没有人可能藏身边上偷听啊。

那刘瑜如何得知?

刘瑜当然不会把他在盐商、厢军里的卧底拉出来炫耀,也不会去解答盐商的问题。

“都缚了,教李宏领了人手过来。”刘瑜对王四下令。

外头彭孙领着五十来名少年,已把近千厢军都捉捕了起来。

太阳还没下山,李宏那边就领了巡检司的人手,还有徐州城衙门的弓手、土兵、差役捕头,总之所有吃公家饭,和官府能沾上边的,全都赶了过来。连知州和知县,也都坐了轿子过来。

这是大事啊,厢军要叛乱,对于父母官来说,这绝对就是翻了天的事。

所以知州和知县过得来,第一时间就对刘瑜说道:“刘公,求刘公借一步说话。”

借这一步说话,他们没开口,刘瑜就已笑了起来,因为刘瑜知道要说什么话。

无非就是把这厢军叛乱的事按下去罢了。

“我如何忍得下这一口气?”刘瑜不等他们开口,指着那些盐商却就如此说道。

这些人,一回想杀他,二回想杀他,刘瑜的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哪有被人杀一次杀二回,然后不跟人计较的?

知县尚在想怎么说服刘瑜,别把这事捅出去。

知州却是个有胆略的,直接从边上抄了个砚台,往那反缚了双手的盐商头上就砸了过去,生生把那盐商砸翻在地,开始那盐商还叫着:“老父母饶命 ,老父母容禀!”

后面只是惨叫,再接下去,就渐渐无了声息,整个面目被砸得血肉迷糊,皮开肉迸裂,鲜血横流。知州方才起了身,冲着刘瑜拱手道:“刘公,这厮欲刺下官,下官匆促之间,脱手用砚台打死了他,还请刘公做个见证。”

“好说。”刘瑜点了点头。

那知县也是明知事理,不用再说,从边上少年手里借了把刀,往另外的盐商头脸上胡乱砍去,可怜这文人出身的知县,砍了十数刀,把自己累得直不起腰,硬没把人砍死,那盐商瘫在那里,叫得凄惨,刘瑜听不下去,冲着王四使了个眼色,后者过去,总算给了那盐商一个痛快。

其他盐商,除了刘瑜布下卧底,自然也是被结果了性命,至于他们的家人,当然是抄家流放的下场。至于那都指挥使,倒是死后还领了一笔抚恤,因为知州报上去的,是都指挥使被贩卖私盐的盐商围攻,为了保护知州和知县,手刃数名盐商,然后方被刺死云云。

几个不法盐商,阴谋被捅破之后,铤而走险要刺杀知情官员,情节尽管恶劣,但也还好。

比起厢军与盐商联手,准备造反,还要恢复二十多年前的反贼国号等等,那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

这些事宜,需要刘瑜代为掩饰的知州和知县,当然会把各种口供和公文,处理妥当。

至刘瑜却拒绝了他们提出在奏折上联署的要求。

这是他的底线,他顶多就不知道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