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我就是要计较(上)(2 / 2)

秘宋 荆洚晓 1148 字 11天前

但对于明眼人来说,石得一的窘境,是很明显的。

至少蔡京就看得很清楚:“先生珠玉在前,官家有了比较,石某自然不得不勤勉。”

所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石得一需要勤勉,需要出成绩,向皇帝表示,京师至少跟刘瑜在时,是一样的,各种风吹草动,牢牢把握在手里。那他就得办事,办事就需要人手,能干活的人手,这不是亲信或心腹能解决的问题。

于是问题就来了,能办差的那些人,基本都是刘瑜一手培养起来的,不论入内院子,还是亲事逻卒。这是大宋朝,没有专门的大学来做人才储备,文章也好,手艺也好,就是师徒相传的。能办事,也就那些人,包括刘瑜看不上的,街道司出来的那批军兵。

石得一最后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用了一些有刘瑜烙印的人。

“然而出自先生门下者,自成一脉,石某实无可奈何。但若心无所怨,那他是圣贤。依着学生看来,石某不象是圣人。”蔡京笑着说来,大约得知刘瑜放他回京考试,心情也变好了,说起话都带了点俏皮的意思。

刘瑜点了点头,两者结合起来,倒也就各有所需。

王大地主,眼馋的有两处。

陕棉的利益就不必说了;

还是刘瑜建立的快递行,从徐州到京师,再从京师到洛阳,再由洛阳到京兆府,再由京兆府到秦凤路。东西走向的快递路线,要放千年后,当然是小打小闹。但在大宋的如今,那就是极为不得了的事。有了这么一条线路,刘家快递铺每旬所出的摘抄报纸,往往一出就被抢购一空。

刘瑜可不是走“一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路线。

一张后世小广告大小的报纸,七两银子,这可不是武侠世界里的七两啊,这是一两银子可以买一大坛酒、二十斤牛肉外加两只大鸡的大宋啊。

而且刘瑜用饥饿销售的法子,一期一百张,可以及时知道各地物价,传递消息。更为重要的是,沿途山匪路霸的情况,这才让商队视若至宝,这不单关系到他们的财物安全,更是人身安全啊。

几乎报纸一出,马上就抢购一空。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直接给了一年的钱,让刘家快递铺直接送到家里去。

每旬这七百两银子,刘瑜是赚得毫不费力。

买的也不只是商人、商贩。

文人雅士,家境宽裕的,往往也会买上一份;

青楼当红的女校书,如同当年艳盖徐州的白牡丹,当然也会买上一份,迎来送往,才能显出自己的才气。

一个月下来,二千一百两银子,让王家看着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