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二次(1 / 2)

秘宋 荆洚晓 1431 字 11天前

听着萧宝檀华哥的话,刘瑜却摇了摇头:“这要什么用?你跟我住了年余,难道你觉得,这种推理式的东西,你会比我更擅长?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你还是趁我没有改变主意之前,快些走吧。”

“据我的线报,是宋国朝廷里,有大臣不想让秦凤那边,起了边衅,所以在其中,上下其手。”萧宝檀华哥终于抛出了干货。

“这位大臣以为,边境让西夏人占多一点,也无所谓,关键是两国勿起刀兵,百姓安居乐业,才是至善。那些绕路的商队、车队,大都是得到有心人的警告,告诉他们前有西夏军兵,所以提醒他们绕路的。”

刘瑜点了点头:“其实,前方不一定西夏人,对吧?可有实据?”

“这边掳了两个向各车行、商队传话的有心人,从他们身上,可以追遡到这大臣的贴身长随。你如果同意合作,把我们被你捉获的某个人放出来,我就把这两个人交给你。我保证,只要你一放了我的人出来,马上让他们离开宋国,返回大辽。”

看着刘瑜陷入了沉思之中,萧宝檀华哥打铁趁热:“报个熬不了刑死了,对你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你捉了几十人,放一个人,值当什么?而我把手头这两个人交给你,你可以做许多事,甚至,他们身上,还有那位大臣的贴身长随,写给沿途官员、军队将领的信,让那些将领、官吏,给这两个传话者一些方便。”

“如果我是你,这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选择。”

刘瑜抬起头,展颜一笑:“所以,你不是我。”

“走吧,再不走,我很担心自己会改变主意。”

萧宝檀华哥咬着樱唇,抬头望了刘瑜,他和当时在潘家楼一样,一样的成竹在胸,一样高深莫测。原先她觉得自己离他很近,近得足够重新捡回骄傲。但现在她才发现,之所以离得近,是因为他把她当成了家人,亲人。

而当重新站在他的对立面时,她悲哀的发现,自己依旧的无助,依旧,离他很远。

她走了,带着那七八人,带着耶律焕。

这一次没有上一回的泪水,却有着难以掩饰的仓惶和狼狈。

“事不过三。”她听着身后,他亲切的话语,不用回头,她也能猜想得出,他的脸上,肯定又是那淡然的笑意,教她心醉,又教她恐惧的微笑。

刘瑜压根就不打算扣下她和她的手下。

京师之中,辽国的暗探和细作,已经废了。

他们根本不可能有效地刺探出大宋军队调动的信息;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去离间某个官员、将领;就算要安插人手,也是极难了,不论是向衙门还是军队,尽管刘瑜不管衙门也不管军队,但辽国的细作一动弹,皇城司这边就有反应,他们去哪里,皇城司就会跟去哪里,这种情况下,要去安插什么内应,根本就是送肉上砧。

“注意西夏人的动向,他们如果有撤出京师的动向,马上向我汇报,不论什么时候。”刘瑜对着杨时、李宏一干人等吩咐。回到公事房,又向那三位编校秘阁书籍的文官,重复说了一番。

李宏有些不明白:“西夏人为什么要撤出京师?”

“他们不是辽人,他们也没有辽人的家大业大,事不可为,他们要不就潜伏不动,要不就撤走。”没有等刘瑜开口,杨时就先为李宏解了惑。

但刘瑜却笑着摇了摇头:“你要换个角度想。”

“西夏人如果想要动手,除非他们有能力,一举攻入京师,不然的话,他们把细作的力量,浪费在这里,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一旦动兵刀,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细作,而好的细作,并不比一员好的将领容易培养。”

“如果他们在撤出人手,那就是准备把这批人,用在别处了。”

杨时颇有所悟,刘瑜却又对他说:“兵无常势,这只是一个角度,它不是是时时都对。”

“学生受教!”

刘瑜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节奏,在公事房处理完手头事务,他依旧去了外剥马务。

他需要一个心理暗示,以免自己重新犯上自大的错误。

承受失败听上去很怂,但在现实中,失败有时候总是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