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朝来说,文官还是属于比较受尊重的群体,只要不是刀斧加身的战场上。
但这种尊重也不是无限期的,连程颢都低声说道:“刘中允,不若还是叫他们的头领出来,把人领走为好。”
程颢也好,蔡京也好,杨时也好,谁都知道,这会军兵静下来,文官受尊重是一回事,他们潜意识里,也希望刘瑜能给一个公道。而当发现,刘瑜就是安排逻卒,不许他们收敛袍泽尸身的人时,恐怕就会失恐。
一旦军兵失恐,那没有谁会在意什么文官武将了。
所以找他们官长出来,把人带开按压,是一个比较妥当的主意。
可是刘瑜摇了摇头:“这样蛮好。”
蔡京和程颢不禁互相着苦笑起来,这刘某人,一定要找死吗?
刚才回皇帝问话,蔡京、程颢听着,已然刘瑜是在找死了,这当口,又来?
杨时倒是紧跟在刘瑜的身后,又指挥身边的逻卒,搬了个椅子过来,让刘瑜站了上去。
“有人提议,让下官把你们的上峰找出来,把你们分别带开,以免闹事。”刘瑜尽可能大声地喊叫,这年头,所谓敬惜纸字,连要找块纸皮卷成喇叭都一时找不着,所以也只靠吼了。
还好天天跑步的刘瑜,肺活量和嗓门儿还可以:“下官却以为,大伙留在这儿蛮好。”
“让大家先不要收敛尸体,是为了捉住凶手。”
“没错,刚刚死去的尸身,下官可以找出线索,也许这些尸身会告诉我们,凶手有没有同谋,逃逸的凶犯长什么样子。”
本来有些骚动的军兵,一下子倒就静了下来。
刘瑜看着很满意,点了点头又吼了一句:“一会下官会派人向诸位询问,但请各位,本着不让兄弟白死,如实相告!好了,谢谢大家!”
说罢他下了椅子,接过仙儿递来的兽皮手套,仔细去验查殉职的数十名军兵的尸身。
程颢开始是不以为然的:“刘中允有些急了,便是要把探事司捉在手里,也不应在此时威。”
但当他跟着杨时,一起跟在刘瑜身边,开始按刘瑜口述记录时,向来泰山崩于顶而不变色的程颢,脸色就渐渐有些不对劲了。
因为那些军兵不闹了,尽管不是呆若木鸡,此起彼落,吵得跟赶嘘一样。
但至少不是闹腾要收敛同伴尸身,甚至程颢听着,他们还颇有点期待,刘瑜找出刺客下落,给死去军兵报仇!
刘瑜是怎么做到的?程颢感觉匪夷所思了。
大宋军兵的地位是很低的,低到甚至延伸出“贼配军”这样的骂人话来。
因为犯罪的人,会发配充军;当兵的,也要纹身、纹面之类。
在程颢看来,这就是一群很难沟通,不明白事理的家伙。
怎么可能因为刘瑜几句话,就这么让他们老老实实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