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天明寺(1 / 2)

乱世栋梁 米糕羊 2592 字 11天前

兰州治所金城,出巡至此的李笠,登上南郊皋兰山,举目远眺。

却见黄河自西向东流淌,穿梭于群山之间,依山傍水的金城,不愧为“金城汤池”之名。

然而世间并无攻不破的“金城”,眼前这座金城,在数百年乱世之中,也逃不过兵灾的反复冲击。

他转到旁边临时搭起来的凉棚内坐下,给同行的儿子们,讲金城的历史。

后汉末年,天下三分,后来三国归晋,战乱结束,太平降临。

但是,这太平没持续多久,中原再次大乱、晋室东迁。

河西、陇右地区,再次乱起来。

期间,经历了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时期。

当中,西秦、南凉的国都就定在金城。

这么多个朝代(国家),国祚都不算长,所以包括金城在内的河西、陇右地区,长期处于动荡、战乱之中。

之后,河西、陇右地区又为魏国所有,暂时太平了。

却在元魏末年,爆发了大规模叛乱,这场叛乱席卷关、陇,声势浩大。

之后,魏国变成了周国,现在,河西、陇右地区又归楚国。

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朝廷换来换去,好像一个个戏班在轮流登台表演,对于他们来说,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所以,李氏楚国,在当地人看来,和三秦、五凉、魏、周,又有什么区别?

或许,过得二三十年,又换了个朝廷也说不一定。

年少的皇子们听到这里,嚷嚷起来:“不会,我们家才不会!”

“到底会不会,那就看你们将来,努不努力了。”李笠笑了笑,继续说:

“你们这一路过来也看到了,陇右地区,有许多堡寨,也就是坞堡,或者庄园。”

“这些坞堡,在乱世时,就是一个个保命的地方,坞堡,大多是宗族聚居支持,拥有大量部曲、私兵,抵御各类敌人,其中包括流寇、强盗、溃兵。”

“坞堡主要养活部曲私兵,就得有人种地,于是又雇佣庄客,附近百姓无法自保,纷纷投奔这些坞堡主、寨主,求得庇护。”

“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投奔坞堡的百姓,要么给坞堡主卖命,要么给坞堡主干活,不然,坞堡主凭什么保护他们?”

“天长日久,这些坞堡主在地方百姓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而朝廷派来的地方官,想要治理好地方,就得依靠这些坞堡主,即当地强宗著姓。”

李笠说的事情,对于八九岁的少年来说,有些“超纲”了,但李笠还是坚持念叨,确保儿子们从小就有基本的概念:

中枢对地方的治理,可不是看起来的那么容易,并不是往一个地方派了刺史、郡守、县令,就能把当地管得妥妥当当。

长期的战乱,使得各地百姓只能抱团取暖才能活下去,而不是依靠不靠谱的官府。

于是,出现了各种强宗著姓,成为一个个地头蛇。

所以,地方上的一些大事,没有地头蛇们的认可和配合,地方官可是做不好的。

那么,常说的“民心”,其中的“民”是指各地的坞堡主、庄园主,而不是指布衣草民。

皇子们大概听懂了,李笠没有继续说,让小家伙们去玩。

小孩子的精力有限,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何况他说的是枯燥乏味(对于小孩子而言)的政治,说的时间长了,没有效果。

皇子们确实对父亲说的事情难以理解,得了允许,如鸟兽散,跑去别处玩耍,李笠听着不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往寺庙走去。

此寺名为“天明寺”,位于皋兰山北麓,距离金城很近,所以常有香客来上香,人气还是不错的。

而天明寺一带地势较高,位于山中,相对城里较为凉爽,故而多有大户人家在天明寺附近建别院,夏天来避暑。

所以上山的道路较为宽敞、好走。

李笠来到金城,没有入城中暂住,以免扰民,而是将行辕设在城外山下,然后带着家眷上山小住,以天明寺为行宫,度过愈发炎热的夜晚。

顺便等吐谷浑那边的消息。

现在,消息来了。

李笠转入小院,和中书令张铤交谈起来。

吐谷浑的使者,前不久抵达金城,带来不少礼物,送给出巡至此的楚国皇帝,以及转达吐谷浑可汗慕容夸吕的歉意:

如今是春、夏之际,汗国各部忙着放牧,要接羊羔(繁殖牲畜),要给牛羊贴膘(饲养牲畜),所以需要四处寻找水草丰美之地。

可汗率众放牧,远在西海极西之地,无法及时赶来陇右觐见楚国皇帝。

还请皇帝恕罪。

“他是不敢来见陛下,甚至不敢逗留西海畔,生怕官军突袭。”张铤说着说着,笑起来:“毕竟骑兵从金城去西海,走湟水河谷也不算远。”

李笠哼了一声:“这是做贼心虚么?”

“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遇强则走,遇弱则欺。”张铤收起笑容,“陛下,吐谷浑这个脓疮,虽然目前不至于致命,但始终是要处置的,否则河西、陇右不得安生。”

“是啊,但不是现在。”李笠翻看着有司上呈的资料,“要打,就得把他腰椎打断,否则还不如不打。”

“朝廷先在陇右、河西站稳脚跟,控制住湟水河谷,把他们堵在西边,以后,再慢慢收拾。”

见左右无旁人,李笠低声说:“朕还以为,吐谷浑会杀害朕的使节,没想到,那慕容夸吕还是知道分寸的。”

“周国刚灭,若吐谷浑挑衅朝廷,那真是自寻死路,臣以为,吐谷浑那边再狂妄,也不敢于此时,伤害朝廷使者。”

两人说的事,其实是和一件往事有关:

萧齐时,建康朝廷遣使吐谷浑,吊唁去世的吐谷浑首领(那时还没有称可汗),并按惯例,加封新首领为镇西将军、领护羌校尉,接任西秦州、河州刺史。

之所以叫“惯例”,是因为吐谷浑一向和建康朝廷交好,接受建康朝廷的封爵、官职,当然,这些官职都是虚职。

吐谷浑的新首领,名叫慕容伏连筹,为前首领之子,见了齐国使节丘冠先,让丘冠先当着众多贵族的面,向他跪拜。

丘冠先作为天子使者,哪里会叩拜藩臣,当然不肯,伏连筹觉得大失脸面,便将丘冠先杀害。

这位如此嚣张行事,无非是仗着天高地远,同时向魏国、齐国称臣,两头靠,齐国不能把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