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理由(1 / 2)

乱世栋梁 米糕羊 1332 字 11天前

建康东,方山津税关附近,一座玻璃作场里,几座窑炉的烟囱冒着青烟,大量身着工作服的工人,围着这些窑炉忙碌。

窑门打开,工棚瞬间被窑内火光映红,工人们按照工作流程,开始制作玻璃珠。

熔融的玻璃,流出玻璃窑,沿着输送槽向前走,形成一股通红的“长条”。

然后被旋切机切成等长的一截截,落在成型机的入口管道。

沿着管道下滑,进入一对对转的螺纹长管中间,螺纹长管对着转动,将落入其间的亮红玻璃小块不断向前输送,并让其不断旋转。

转着转着,玻璃块变成球形,亮红渐渐变暗,即慢慢冷却,等走到螺纹长管尽头时,已经变成一粒浑圆的玻璃珠。

以水力驱动的机器不停运转,一粒粒玻璃珠落入托盘中,随后被人分装入簸箕,转到一个个坐着的工人面前。

这些身着工作服、戴着袖套的男女工,坐在“工作台”后,一个个都是髡发,发长不过寸,将面前簸箕里的玻璃珠一个个拿起,仔细端详着。

发现有瑕疵的玻璃珠,便放到身边一个小提篮里,这些残次品收集起来后,要回炉重熔。

合格的玻璃珠,会进入下一道工序:包装。

有大量男女工来负责包装:不同尺寸的玻璃珠,有不同尺寸的木盒来盛装。

包装好的“产品”,还要经过“抽检”,抽检人员随意抽查包装好的木盒,打开后对里面的玻璃珠进行检查。

只有抽检合格,“产品”才会装箱,若不合格...

自然有相应流程来处置。

少府寺的这个玻璃作场,日产玻璃珠五千颗以上,虽然产品不愁销路,却不会为了赚钱,将粗制滥造的产品销售出去。

毕竟,如今的少府寺,和之前的少府寺已经不同了。

少府卿贾成,今日来作场巡视,他看着工棚里正在忙碌的工人,足有一炷香时间,暂时没发现有违反工作纪律的人,很满意。

李笠当了皇帝,李家产业自然就成了皇家产业,渐渐纳入少府寺管辖。

但并不是少府寺吞并了李家产业,而是李家产业吞并了少府寺:李家各产业的管理人员,进入少府寺任职,对少府寺现有制度(手工业方面)进行改革。

将以服务皇帝为主的少府寺,转变成能够通过兼营产业,给皇帝带来滚滚财源的摇钱树。

而这个玻璃作场的产品,不仅在三吴地区销售,还会销往海外,“开拓市场”。

贾成看着繁忙的工作场景,不想打乱生产节奏,就在工棚外站着看,问陪同视察的官吏:“这些新员工,适应了俗世生活么?”

一名官员回答:“适应了,至少在作场里的起居很规律,该上班的上班,该娱乐的娱乐,该休息的休息。”

贾成点点头:“等时机合适,组织男女工相亲、成家,成了家,心就定了。”

他向前走去,边走边听官吏汇报还俗僧尼在作场的工作、生活情况。

去年,还未改朝换代前,朝廷就开始“检寺”,如今将近一年过去,成效显著。

别处不说,就说建康,建康之前大概有佛寺近六百座,僧尼数万人,许多寺庙名下有大量不缴租赋的田产,以及大量不服劳役的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