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原来如此(1 / 2)

乱世栋梁 米糕羊 1804 字 11天前

夜,延陵,王伟和主将郭元建接见赶回来的觇候,觇候从梁军营中己方细作那里获得一个重要消息:

驻扎句容的梁军,其材官营带着名为“连弩”的武器。

王伟听完笑起来:“连弩,原来如此,怪不得他敢带着操练不过月余的新兵打仗。”

“连弩?”郭元建有些疑惑,他没见过什么名为“连弩”的弩,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王伟解释:“据说那是蜀汉丞相、诸葛孔明所制快弩,又称‘诸葛连弩’,可齐射数箭,一旦大量弩兵以其攒射,杀伤极强,只是未见实物,不知结构如何。”

“王公的意思?”

“李笠既然只让新兵练弩,且随军偷偷带了许多连弩,想来就是打算交战时,突然拿出来用,想以此把我军打得措手不及。”

王伟说到这里,笑起来:“练了一个月的新兵,当然打不了仗,不过,站在阵中以连弩射击,倒是能杀伤不少士兵,这李笠有意思。”

郭元建问:“他还擅长攻城,所以,侯王才想要将其生擒,为己所用?”

“正是,这样的人才可不多得,能招揽当然要招揽。”王伟说完,问那觇候:“他有没有说,那两个鄱阳人,交谈时说的是什么话。”

“他说了,那两个鄱阳人说的是鄱阳话,以为旁人听不懂,结果他听得懂,正好在旁边喂马,就全听了去。”

王伟沉吟着:“鄱阳话...你先退下吧。”

觇候离开后,王伟对郭元建说:“若那两人用建康话交谈,必然是故意说给旁人听的,那么,这消息要反着听。”

“不过,李笠是鄱阳人,带来督军的部曲,是其鄱阳同乡,他们以为新兵听不懂鄱阳话,就用鄱阳话交谈,那么,这消息就很可信了。”

“王公,既如此,待得交战时,我军要如何防这连弩?”

郭元建问,王伟足智多谋,仿佛天下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所以侯王十分倚重,他们这些将领,也对王伟佩服得很。

“容易,列阵推进时,以刀盾兵在前即可,连弩再厉害,也不过是一种弩,虽然能连发数矢,但威力想来也就那样。”

“若真是无法抵挡的神兵利器,当年诸葛武侯早就灭了曹魏、孙吴了。”

王伟说着说着,感慨起来:“连弩,我也只是在典籍中见过,却不知那李笠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郭元建笑道:“无妨,等我军大获全胜,抓了李笠,又得连弩实物,王公可仔细问问。”

说到此次随军出征的梁国材官将军李笠,王伟不忘交代:“此人擅长器械、攻城术,居然能速下寿阳、钟离,还能制作飞天器械。”

“若能为大王效力,那么接下来的攻城战,就好打许多。”

“明白,我尽可能留他性命。”郭元建说起即将打的仗,十分轻松。

他们分兵攻打三吴,建康城里的皇帝果然坐不住了,派西昌侯萧渊明率军东进,抵达句容。

细作探得明白,这支军队兵力近万,接下来,很可能要攻打延陵。

所以,不久之后,郭元建就要率军和萧渊藻决一胜负,这一仗,他有绝对信心打赢。

至于能否活捉那材官将军李笠,郭元建不敢说十成把握,不过王伟亲自来督战,就是为了这个李笠,可见侯王有多重视这个人。

“王公,我就担心活捉了他,却无法让他给侯王效力呀。”

“无妨,你们只管把他带到我面前。”王伟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我只需三言两语,必能说得他心锐诚服,为大王效命。”

见郭元建有些疑惑,王伟解释:“这萧氏自立国以来,一向压制寒人武将,那李笠如此卖命,必然是想着以军功晋升,我只需告诉他现实,他自然就明白了。”

王伟对梁国的制度有些了解,发现一个很可笑的事实:梁国朝廷压制武人,设了重重障碍,避免寒人以军功提升地位,乃至跻身士族。

这个制度,王伟琢磨过,介绍起来:“梁国的将军号,不入官制,自成体系,经三次革新,如今分为三十四班,班多为贵...”

“一到七班,为流外军号,等同流外官,是专门给寒人武将设置的。”

“八班以上,等同流内官,有二百三十个将军号。”

郭元建听到这里,惊叹:“二百三十个将军号?萧氏这是要鼓励军功吧?”

“哈哈哈,你也这么认为?”王伟笑起来,笑容有些冷:‘这就是萧老翁的高明之处,可惜,瞒不过有心人。’

“将军号,有重号、杂号将军之称,梁国的将军号,三十班起,才是重号将军,共三十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