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是你?(2 / 2)

乱世栋梁 米糕羊 1684 字 11天前

然后,他发现了一个熟人:那个佣书的年轻人,今日在门外食摊卖裹蒸的伙计。

年轻人二十多岁,和其他多为十五六岁年纪的考生,形成鲜明对比。

这位极不合群,和旁边考生根本就没有任何交流。

走路却是昂着头,傲气满满的模样,但衣着和旁边那些贵气十足的考生相比,有些寒酸。

李笠注意到,其人此时衣着,和方才在路边摆摊时衣着不同,肩上挎着的布囊,正是那日在书肆背着的磨损布囊。

你是家境拮据、所以勤工俭学的贫穷学子?

李笠如是想,看向那年轻人的目光,充满了敬意:努力奋斗的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值得尊重。

对方很快注意到旁边人群有人看着他,随后看过去,发现是有两面之缘的“熟人”,点点头,缓缓离去。

其背影,在一群富贵学子之中,显得单薄,却又孤傲。

。。。。。。

翌日上午,台城内,少府寺官署,前来述职的李笠,在直属上级和同僚面前混了个眼熟,交接了珍珠,准备去办一些手续。

按后世的说法,那就是办理入职人员档案相关事宜。

李笠作为临时提拔起来的少府寺尚方署监作,是在鄱阳接受任命并且履职,相关“入职手续”其实是不完善的,所以既然人在建康,就得把手续补齐。

管理官吏档案的机构,隶属尚书省,其官署距离少府寺不远,尚方署特地派了个吏员,带着李笠去办事。

本来以他的身份,没资格享受如此待遇,不过因为大伙知道李笠是少府丞的人,所以很客气,才有此安排。

他后世常跑机关大院,所以知道在政府机构办事很郁闷,若无熟人帮忙,容易被办事人员当做皮球踢来踢去,甚至故意为难。

如今有人领路去办事,“意思意思”当然要给,对方拿了“意思意思”,态度瞬间变得热情起来。

李笠对于中枢各省的设置、职能不感兴趣,也不想知道为何自己一个少府寺尚方署官吏,要到尚书省来办理“人员档案”相关事宜,只想结交朋友。

便打听城里哪处酒肆比较“好玩”,哪天有空,他请客,请尚方署的诸位同僚喝酒,相互间认识认识。

李笠如此会做人,那吏员笑得眼睛都眯起来,走路带着风、打着旋,把李笠“卷”到尚书省里去。

尚书省又称尚书台,地位重要,负责政令执行。

政令执行,涉及大量档案文书,这些档案文书的处理、保存,是很繁杂的工作,所以负责相关工作的文吏“令史”数量也越来越多。

一会,李笠要找的办事人员,就是令史,而尚书省的令史,据说有七百余人。

李笠听得这个数字,只觉难以置信:“尚书省需要这么多办事...令史?”

“当然了,文书堆积如山,人手不够的话,那可不行。”吏员侃侃而谈,“不过令史和令史有区别,有的是官,有的是吏。”

吏员带着李笠穿梭在走廊间,时不时和过路的小吏们打招呼。

甚至还带着李笠插队,绕过一群等着办事的人,直接就走侧门进了办事的官舍。

来到一处房间,李笠发现接待自己的令史,居然是个熟人。

那令史看见李笠,愣了一下。

两人之前见过三次面,一次在书肆,一次在国子学外食摊,一次在国子学考场外。

李笠只觉错愕:是你?原来你是替考的枪手啊!

但对方并无半分惊慌神色,仿佛之前从没见过面,李笠也不想多事,因为这种黑色产业链牵扯极广,他活腻了才去举报。

两人不动声色,带路来办事的吏员自然认得那令史,便介绍起来:“这位是尚方署李监作,江州鄱阳人,监作鄱阳采珠事宜,如今来补办手续。”

“这位是张令史,负责档案办理事宜。”

李笠如同初次见面,一脸笑容:“幸会,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