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1 / 2)

这阵子都忙坏了,官员一到,每人泡了杯浓茶,茶烟袅袅,喝一口苦茶,这才精神了点。

“啧,翻卷宗翻的手疼眼睛疼,这种日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对了,郑昭可招了?”

原先以为最清最廉洁的官竟然是最贪的,想想都觉得世事无常。

从郑家搜出来的东西价值二百余万两,还有不少卷前朝的书画字画。

郑昭,郑夫人关押在天牢里,从前都察院的案子全部都要重审一次。

不论是否是郑昭接手,都要重审。

还有吏部刑部的案件,堆成了山。

吏部一人道:“还没有,审过几次,尚未上刑。”

“也是嘴硬。”

“哪里是嘴硬,是什么都不说,不说自己有罪,也不说自己没罪,真是愁人呐。”

提起郑昭,也是令人唏嘘,当了外人眼里一辈子的清官了,结果是最能贪的。

都察院经手的案子有多少桩,倘若里面都掺杂了银钱,那必定有不少的冤案。

为了一己私欲,贪赃枉法,枉为人臣。

害了百姓是一桩罪,致使数人因为他受苦受累地上职,早来晚退,是另一桩。

“证据确凿,不认罪又有什么用,哎,这官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不干不净的真不少。

杀鸡儆猴,以后朝廷官员必不敢胡作非为。

皇上震怒,弄得朝廷官员人人自危,不过还是有清官。

话说完这人喝了一大口浓茶,“也不是没清官,咱们看着周大人。”

谁都查,周牧之自然也不例外,真清假清不能靠看。

六部一直查到五月下旬,五月二十六那日,天又变了。

大好的晴天突然聚起乌云,紧接着电闪雷鸣,狂风骤作,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石板路很快积聚起水洼。

马上就进六月了,本来天都热起来了,结果一场雨,天又凉了下来。

御书房内,嘉明帝处理完今天的奏章,然后问起周牧之郑昭的事,“他如今怎么样。”

周牧之低下头,“人不太好。”

郑昭拒不认罪,郑夫人也一口咬定那些字画银钱是周家人送的,便上了刑。

肉身凡胎,谁禁得住三十六般刑罚,可算认罪了。

而后六部与都察院一直查别的案子,嘉明帝也没说如何处置郑昭,就一直关押在天牢里。

没有下人,没有大夫,这两天阴天下雨,郑昭很不好过。

郑夫人也不大好,人有些发疯,精神失常,上头没发话,不敢带大夫进去看。

嘉明帝双眼放空,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回过神,道:“朕知道了。”

周牧之道:“皇上可要见郑昭。”

嘉明帝原先是有这个打算,二十多年了,郑昭从翰林修撰一路做到了督察御史,到底是哪一步错了,才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不必,张宝忠,传朕旨意,郑昭贪污枉法,罔顾人命,其心可诛,于三日后午门斩首示众。郑周氏斩首,郑家九族之内,男,发配西北,女,一律充为官妓。”

张宝忠:“奴才遵旨。”

嘉明帝按了按眉心,朝中贪污官吏抓了二十几个,又要补上新人。

“太傅,督察御史一位空缺,你心中可有人选?”

周牧之:“微臣推举沈羲和。”

嘉明帝道:“哦?为何……”

周牧之道:“原因有三,沈羲和六元及第,不负才学,这是其一。其二,沈羲和虽然年纪尚小,但为人沉稳谦逊。其三,沈羲和有个好妻子。”

“沈羲和的妻子顾氏经营着一家手工坊,据老臣夫人说,盛京城的夫人总去那里,少生了不少事。”

周夫人也去手工坊,人闲着就爱出事,得忙起来才行。

嘉明帝笑了一声,“竟还有这个原因。”

“皇上有所不知,后宅不宁家宅不宁,臣私以为娶妻不只为了传宗接代,更为了前路有人相携,有人同行。”周牧之声音诚恳,“若是郑昭走岔路的时候也有人提点,想必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嘉明帝看着周牧之,屋外雨滴打在窗扇上,是噼里啪啦的声音。

“太傅所言有理,都说娶妻生子,但娶妻的确不是为了生子。”

为妻者,不是非要温婉,非要高贵,而要识大体,懂大义。

嘉明帝轻笑,是啊,郑昭走到现在,不止怪他,郑周氏也有份。

“就如太傅所言,张宝忠,传朕旨意,户部左侍郎沈羲和勤勉政事,造福一方,特命为督察御史,即日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