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沙丘之变(中)(1 / 2)

秦君临天下 江中石 1739 字 16天前

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说一个人如果正直无私的话,那么忙他看待一切事物都会觉得美好和积极,他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很顺利的解决。而与之相反的一句话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此时此刻,李斯心中很是纠结。他想做一个名相,是名垂青史的那种。可如今他所面临的形势却逼着他在名垂青史和遗臭万年之中必须选择一个。此时李斯若是心底无私定会毫不犹豫的不顾一切的选择支持扶苏,根本不会考虑扶苏将来会怎么对他。因为心底无私,所以只会考虑对大秦是不是有利。

然而,人人都有私心,李斯也不能免俗。换句话说他比一般人的私心更重。看看他到大秦谋出路是的理想是什么就知道了。

《史记.李斯列传》是司马迁的名篇之一,太史公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了李斯的内心世界和处世哲学。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人的好坏其实就象老鼠,仅在于处境地位不同罢了。后来曾有人戏称此这个理论叫“李斯鼠论”,据此可认为李斯由此悟道,于是一生便在追求过“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的高等生活。那么李斯还有没有其他的理想呢?肯定是有的。即使算不上理想也算得上欲望。

需知,人的理想可能只有一个,但人的欲望却是永无止尽的。李斯想要成为一代名相可以说是个理想,但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欲望。理想让人看到你的潜能和光芒,欲望让人看到你的本质或灵魂。理想能让你的人生升华,欲望则让你的灵魂贬值。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那么一个想法到底是理想还是欲望,关键是在看目的和动机。成为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一代名相,这自然是理想。就是为了要青史留名,同时喜欢大权在握富贵荣华的自然就是欲望。说白了,理想中没有那个私字,而欲望中则全是那个字。

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舍与得之间作者反复的选择,选对了就会一帆风顺,选不对那就只好再等下次机会,治愈者机会何时能来,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所以,越是聪敏的个人越是私心重的人就越不会放弃任何机会。

李斯在紧张的思索中,赵高的话说的很直接,李斯明白赵高说的是实话。与此同时,赵高的话也把本就私心重的李斯的思路带偏了。此时此刻李斯的脑海中没有义,只有利,他在反复的衡量算计。

李斯的算计不可谓不精到也不可谓不全面,这不能怪他,谁到这个关键时刻也得仔细权衡一番。李斯把所有的全想到了,但唯独没把赵高算进去。因为此刻李斯、胡亥和赵高是在一条船上,所以自然而然的忽略了赵高,但这恰恰是一个致命的疏忽。

李斯自比硕鼠,那赵高是什么?赵高没给自己下过定论,但是已经死去的三朝元老,从嬴政的曾祖父大秦昭襄王那时候就官居少府令,后来自愿奔赴匈奴扮成图木克的黄皓,再回到咸阳见到赵高之后却称其为毒蛇,而且悄悄告诉白宣务必要杀了赵高。

实际上赵高更像一只豺狼,因为怎么养都养不熟,而且早早晚晚会反噬主人的。

不管赵高是毒蛇还是豺狼,都不是李斯这只硕鼠能惹的起的,李斯注定会成为赵高的盘中餐腹中食,但此刻李斯恰恰忘了这一点。

胡亥:“丞相助我!”

李斯终于下定决心,他对胡亥说到:“臣愿助公子一臂之力。”

听了李斯这话,赵高胡亥这才把心放下。

赵高:“公子,事不宜迟,公子应该守在陛下病榻之侧,寸步不离。最好把陛下号令黑龙卫的令牌掌握在手。臣先把周围封锁起来,丞相速去准备起驾。”

李斯:“起驾?陛下病势沉重起驾不就?”

赵高:“蒙毅已经去请扶苏了,未今之计我等必须抢在扶苏之前回到咸阳。只要我们能抢先一步到咸阳,那就等于大功告成。扶苏现在西域距离咸阳远达万里,而我等距离咸阳不足千里,我们必须即刻起驾回咸阳,千万莫要耽搁。至于陛下病情,也管不了许多了!”

赵高说的是事实,即便李斯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赵高这个法子是对的。所谓良心丧于困地,三个自私的人凑在一起还能做出啥好事来,眨眼之间三人达成共识,随后各自去布置。

胡亥走进寝殿内,当他看到躺在榻上满脸病容的的嬴政时,不由得心中一酸。

“父皇,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