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这仨都我的(1 / 2)

秦君临天下 江中石 2361 字 16天前

有道是求取功名需趁早,鸡刚叫了头遍茅焦、魏缭、萧何、韩信、张良就爬了起来收拾停当结了费用出门上路。此去咸阳山高水长,路途上的艰辛对于五人而言不算什么,对前途命运的憧憬才是五个人所关心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茅焦发现魏缭这人值得结交。

五人晓行夜宿甚至还雇了一辆车赶路,因此要比齐王建快多了,当五人站在咸阳垂拱门前的时候,全都被咸阳虎踞龙蟠的气势所倾倒。

茅焦对萧何三人说到:“三位贤弟,为兄岁数大了再去九嵕书院人家可能不收,所以为兄得另找门路。还是那句话,不管谁先得势必须帮衬其他兄弟。须知在咸阳我等都是客人,即便将来能有个一官半职也不如本地人根深蒂固,因此我等必须抱成一团才行。”

萧何三人拱手道:“茅兄所言极是,我等先去书院参考,只是不知以后到哪里找茅兄。”

茅焦:“一时间也没有落脚的地方,待为兄安定之后就去书院找你们可好?”

萧何三人都说好,于是五人分别。在萧何三人走后,茅焦拉住正要迈步进城的魏缭说到:“贤弟可有去处?”

魏缭:“不曾有,兄长可有去处?”

茅焦:“贤弟,你我不能跟萧何他们比,咱们已经过了求学问道的年纪,你我兄弟就效法先贤来个毛遂自荐吧。贤弟,随为兄来。”

二人一路打听着来到章台街武安君府门前,茅焦停住脚步整理衣冠之后掏出那个锦囊托在手上。

茅焦:“魏缭贤弟在此等着我,呃。你如何也有锦囊?”

魏缭手里也托着一个和茅焦拿的一模一样的锦囊,魏缭笑道:“茅兄莫怪,魏缭其实早就想告诉茅兄这件事了,只是茅兄一只自信满满魏缭不忍打搅茂兄雅兴,故此未曾告知还请茅兄海涵。”

茅焦:“你这锦囊是谁给你的?”

魏缭:“茅兄是从哪里得到的?”

二人互相对视片刻之后,同时脱口而出:“赵牵。”

茅焦笑道:“既然都是被赵牵举荐之人你我兄弟就不要客气了,一起。”

魏缭:“好。”

哥俩携手并肩托着锦囊直奔武安君府大门,还没等他俩上台阶,偏门就开了,王离从门内走出他站在台阶上打量茅焦和魏缭一阵之后说到:“二位先生都是赵牵举荐来的?”

茅焦:“正是。”

王离:“君侯不在府内,今年恰逢九嵕书院大考君侯和王丞相、卢大夫一同去了书院,要到晚间才能回来。不过君侯有言若是赵牵举荐之人到了务必留在府内款待,二位先生请把锦囊给我看看。”

茅焦、魏缭将锦囊奉上,其实王离从锦囊上的花纹暗记已经认出了这是赵牵送出的,之所以要看只是为了确认一下。

茅焦:“请问这位公子和君侯如何称呼?”

王离:“我叫王离,忝为君侯座下首席弟子。”

魏缭:“原来是王翦将军之孙,君侯大弟子公子离,失敬失敬。”

王离验过号牌把锦囊还给二人之后笑着说到:“现在咱们是自己人了,至于能否在大秦占据一席之地那就看而为自己的本事了。二位请随我入府,二位可在客房居住休息。君侯府内有多处军国重地等闲不得靠近,二位初来乍到不要到处乱走,等待君侯回府就好。二位若有所需可来找我,我的居处就在正堂东侧的书斋内。”

茅焦、魏缭:“有劳公子离。”

自从白宣制作纸张失败后为了抄录《吕氏春秋》大批招收世子入学,从那以后九嵕书院就形成了每年春季大考招收学子的规矩。九嵕书院的规模应扩大了三倍不止,成了关中乃至整个华夏西北地区最顶级的学府。

这是一座综合性的学府,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当今主流的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的学说,而且若是还有精力和兴趣还可以学到诸子百家的学说。这里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场所,同时也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争奇斗艳切磋交流的舞台,战国末期华夏文明于众位先贤思想的交汇于一体的神圣殿堂。

九嵕书院的院训是八个字,“知行合一,破旧立新。”由此可见,九嵕书院培养出来的弟子不仅要理论丰富还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这种办学理念和大秦历代先王崇尚实用以及偏向于法家的依法治国不谋而合。

随着大秦疆域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吏官吏新占据的地方,而九嵕书院完全满足了这个需求。而秦王政九年的这次大考将会在应试学子中选出合适的人才进入新设立的分院,武经院。

这个武经院其实就是初创的大秦军事学院,只不过刚开始推行所以没和九嵕书院分开。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战争的更需要以及武经院的发展总有一天汇合九嵕书院分开单独成立一个大型的军事院校,为大秦培养出一波接一波的各级军官。

军事院校的设立意味着一支军队从野蛮型向着智慧型转变,也意味着一支军队的作战效能会成倍的提高,同时更意味着这支军队的忠诚度、作战指挥能力等方面将会有质的飞跃。

白宣当仁不让的成为武经院的院首,在这个年代白宣脑子里的那些军事知识绝对堪称是划时代的学问,是必须要系统整理完善使其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的要求,这需要人才啊。说实话白宣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精力,他的精力绝大部分放在了准备许久的征伐天下上。所以,这一次他现在学子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能帮他做这件事。

由于每年前来应试的学子很多九嵕书院附近已经形成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近千户百姓靠着九嵕书院就能让家里衣食无忧还有盈余,最关键的是自己的儿子将来也会有个晋身之路。

每年的大考为期三天,学子不仅有大秦各郡县的学子也包括关东列国的学子,这其中有世家公子也有平民之子。有拿着荐书来的,也有血气方刚打算凭本事考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