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和平之剑(2 / 2)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1675 字 17天前

白天在朔方城外,十年汉匈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大汉骑兵精锐和重甲步兵,分别接受了在城头观看的皇帝检阅。不管是场面的宏大,还是气势的威武,都让所有观看者叹为观止,肃然起敬。

尤其是来自西域诸国的王、侯、贵族们,当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大汉最精锐部队的全貌后,无不目摇神驰,惊叹不已。随后在心中想要归附大汉势力范围,以求得其保护的决心,便更加坚定起来。西域地区虽然国家众多,但算起来都是小国。再往西去,接界的却都是些虎狼之国。以前没少受到西方的欺凌,若是寻求得东面这个强大邻居的庇护,那他们的国家安全起码有了保障。这也算是他们权衡利弊之后,不远千里来到大汉的原因之一。

夏日的草原之夜,月朗星稀,篝火连绵不绝。微风吹动长草起伏,空气中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酒香。皇帝在亲自敬过全军将校和外国贵宾们一杯酒之后,便回城安歇了。一路劳顿,他的身体确实有些坚持不住。而且这样的活动,皇帝能够御赐杯酒,对于所有人来说已是极大的荣耀了。

篝火夜宴极其丰盛。朔方三城的几位太守大人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这里面当然有经常进驻这三城地区的商贾大豪们的大部分功劳。和他们所自愿赞助的大批物资比起来,皇帝从长安带来的赏赐又算不了什么了。

现在,这些人就在不远处,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安静的停止喧嚣,以十分认真的神色听着那个年轻人的讲话。

作为代表皇帝的主持者,元召本来并不想多说什么的。这世间任何奇迹的取得,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大汉王朝强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现在已经初步显现,所有的周边邻国都将是受益者。而这种趋势,越往后发展就越明显。

只不过,当他那个少年时的朋友,从遥远的天山脚下而来,请求他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中,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态度阐述一下从今往后汉王朝与周边四邻的发展关系时,他略微沉吟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作为匈奴族人新单于的余丹,对于维护北疆安定和民族融合在将来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讲话告一段落的元召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的笑容一如他们当年在长乐塬上初识时的模样。

“元哥儿,我是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你和我还能共同坐在这里,坐在我们的祖先曾经兵戎相见的地方,痛饮这杯酒……哈哈!希望那些牺牲在这片土地下的所有战士们,也能同饮这杯酒,一笑泯恩仇吧!”

年轻的大单于把手里的一盏烈酒慢慢倒进芬芳的泥土中,脸色真诚。元召也跟着敬了一盏,坐在他们周围的其他所有人神色肃然,一起洒酒于地,不管曾经是友是敌,将来不再有战争和死亡,是每一个人心头的共同愿望。

“最新培育出的粮食种子,还有一些新式的耕作工具,应该已经从长安启程自水路运往草原了。今年虽然来不及,但明年春天的播种,就可以用的上……呵呵!阴山脚下的荒地开垦的怎么样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只要有优良的品种,那边开垦出的大片土地,土质还是很好的。你派去的那些年轻人非常专业,他们懂得可真多……至于人心的安定方面,你也尽管放心,草原上的族群能够凭着双手的劳作丰衣足食,谁又愿意去拼死拼活的杀戮呢!更何况,有墨云白活佛和他弟子们的广泛教化,没有人会再生起暴虐之心。元哥儿……谢谢你给我的族人指明一条更好的活路!”

从草原深处吹来的风中只有温和的气息,不再有那些铁血骸骨以及锈迹斑斑的腐烂味道。终于领着所有族人化剑为犁,开始他们几百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余丹,在夜色中看着元召的目光里充满了感激。

元召轻轻叹了口气,与他共同喝下最后一杯酒,一切尽在不言中。也许只有长眠在脚下这片土地里的英魂,才能真正的明白,和平来的是如何不易!这也让他更加下定了决心,在今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来自何方的挑衅,大汉健儿必将以铁血捍卫家园,绝不妥协半分。

不管是汉人、匈奴人还是西域人,许许多多不同身份的人,都在这个夜晚的篝火阑珊中,走过来对这个年轻的帝国丞相敬上一杯酒,以表达心中最诚挚的敬意。元召几乎是来者不拒。不管是喝一口还是喝一杯,只要传递的善意,他同样都是相等的报答。

只不过,他绝对没有想到,黑暗之中,另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预谋和布局,就在这个夜晚,已经悄悄地启动了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