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1 盛世雏形(2 / 2)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705 字 17天前

不过沈哲子倒是由衷希望有几户人家能够成功,因为能够与淮南王发生超友谊关系的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人与淮南王越密切,则更加断绝日后台辅们用淮南王做文章的可能。因为被排除于外的那些商户乡宗,将会成为最坚定的阻拦者。

但这终究还是让沈哲子感觉有些不爽:老子好心带契你们一起发财,结果你们时时刻刻都打算要将老子取而代之!没说的,加钱,交钱买平安!

是的,这也是沈哲子一点任性,既然那些豪宗们为了一个所谓的皇亲身份就能如此大使财货,那么想要接受淮南那些裁汰产业,自然就要掏出更多来!

淮南的产业出售与各类订单都是搭配运作的,接手产业之后,自然便要接受这些产业原本所负担的生产任务。这既是扶植那些民资商户,让他们尽快踏上盈利正轨从而继续扩大投入,也是为了避免产业调整会影响到淮南的各项物资储备。

这些工作,大凡有一宗交易产生,交易额都极为庞大。所以沈哲子也是亲自监管这些产业的出售,倒不是信不过麾下属官,而是没有必要将人性放在这种火山口上烤灼。

正好这段时间沈哲子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务要操劳,军务上从现在开始又要陷入一个蛰伏期,各路分师只要能够确保地方稳定,便是最大的胜利。

政务上也没有太沉重的负担,主要还是以赈灾屯田为主,也并不急于在那些新复领土上建设起完整的行政构架。大量吏员包括馨士馆业士被派遣北上,就任临时职务屯田校尉,负责组织生民越冬以及来年的开垦生产。

这也是对人才的一项考验,而且未来沈哲子打算将之作为一项定制,不入基层,不许大郡。甚至就连早年事从权宜分授众将兼领的太守职务,沈哲子都打算次第收回,以不同级别的军府、都督区授之,让将领们更加专注于军事。

商贾们对于淮南各项产业的接手热情之大,也超乎了沈哲子的想象。甚至于就连乏甚技术含量的沤麻池,都引起一些中小财力的商户哄抢,甚至价格之高,已经远超实际的产能价值。

沈哲子当仁不让自认为这是时人对他的信心高企不下,毕竟过往一系列事迹表明,只要跟随于梁公身后,便不愁大获实利。

当然更深层次还在于,今年的军事行动大获全胜,已经证明都督府有绝对的实力保证投资环境的安全。而淮南产业的分售仅仅只是一个起点,利润高低与否还在其次,能够以淮南为跳板进望中原,那才是真正盛大的分享。

毕竟,眼下江东的豪富还仅仅只是建立在过往闭塞环境下数代乃至十数代人的漫长积累,大量沉淀财富被搅动起来浮于市面上,因此才造成了如此的繁华。但是讲到真正的底蕴,如今的江东较之中原还是差了太远,这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弥补的。

而沈哲子一路高歌猛进,无论他愿意与否,都必将成为南人跃入中原的最强前锋。能够在中原站稳脚跟,这是任何顽固自守的江东门户都不会拒绝的,所得不仅仅只是当下,更是长久。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沈哲子也不愿意将江东人、物大量调集北上,他还是希望能够对江东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开发。但眼下人、物的匮乏,令他不能南北兼顾。

对比以论,北方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像是淮南军仅仅之攻破了邺城,便所获百数万生民。至于其他地方,人口分布或是不及邺城稠密,但总量之大肯定要远远超过。

因此,看似石虎眼下龟缩襄国无力南来,但南面若稍加放松,其人爆出十数万兵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而沈哲子想要稳定住目下的成果,便最起码需要三五年的光景。

这并不是说能力互有长短,而是根本目标不同,沈哲子的目的是扫荡寰宇,奠定一个盛世雏形,彻底走出五胡次第而兴、南北分割数百年的悲怆循环,而不是像那些胡虏一样逞凶于眼前,只求十几、数十年的风光,乍起乍灭,只会给世道以更大伤害。

所以,沈哲子一直保持着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节奏,像大手笔收纳百数万的游食难民,已经算是轻狂冒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暂时放弃江南的深入开发,将人力、物力集中于更容易恢复元气的中原地区。就算未来江南潜力无限,远迈中原,并不是如今的他能够寄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