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对上李诚责备的眼神,赶紧抱手道:“师傅,李治错了。”李诚点点头:“去吧。”
回头时李诚一愣,孙思邈和李淳风的眼神太怪了,李诚下意识的问:“怎么了?”
“曾闻晋阳公主与晋王与自成亲厚,今之一见,方知传言不虚也。”孙思邈感慨一声。
“嗨,我还当什么事情呢?坐下吧,赶紧的喝完走人,别在这妨碍我就行。”李诚这话说的,老孙差点把酒杯丢他脸上。李淳风则在心里叹息:魏晋遗风,魏晋遗风。李家的菜好吃,酒也好,孙思邈是一点都不客气,也没啥忌口的,一边吃着喝着,话都不说几句。李诚倒也乐的自在,陪着一起吃喝,不停的劝酒。一坛酒很快喝完,意犹未尽的老孙放下筷子道:“自成,
魏玄成一事,鲁莽了。”李诚笑而不答,孙思邈则继续道:“今上英气勃发,未满而立登九五之位,不免自娇。本朝历经隋乱,民生凋敝,外敌不断。如非必要,当与民休息。所谓上有所好,下必附焉。今上喜好打猎,臣子附和如
云,怎会不影响朝局?”
李诚听了微微一怔,随即淡淡道:“朝廷自有法度,在其位,谋其政,做的好,升迁,做不好,降职,还是做不好,滚蛋。只要能做好本职工作,管他是不是讨好君王呢?”“自成难不成是法家?”孙思邈惊呼一声,李诚忍不住笑道:“没有的事情,我也是提倡教化的。道德风气,当然很重要。但是孙道长,人心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时候就要有一个标准了,画
一条线,不能越过,这就是法。法,是道德的最低要求。”
孙思邈听了不禁陷入了思索中,一直没说话的李淳风怯怯道:“李师。”
李诚一愣:“你叫我啥?”李淳风赶紧站起来,抱手道:“淳风有心向学,恳请自成先生教我算学。”李诚明白了,笑了笑:“这个好说,坐下说话吧,不用这么正式,互相交流就行。”
李淳风坐下,心道:李自成不肯收徒?唉,悔之晚矣。李诚又道:“适才你要说啥?”李淳风赶紧回答:“试问,德与法,何为重?”李诚听了笑道:“这很简单啊,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弘扬正气是必须的。就像盖房子,法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你谈什么道德教化呢
?”
孙思邈摇摇头:“自成所言,不敢沟通,古有尧舜之大治,彼时无成法。”
听到他提到尧舜,李诚忍不住呵呵的冷笑道:“道长见过尧舜之治?”孙思邈摇摇头,李诚又问:“既然没见过,如何知道,今不入古?”“尧舜之治,天下大同,此……”李诚一抬手打断他的话:“什么天下大同,谁也没见过。不过是臆想出来的世界。要我说,尧舜时期,最大的问题是生存,生产力低下的前提之下,必须同心协力才能生存和
延续。再者,尧舜之时,华夏的疆域才多大?人口几何?”
“华夏九州,人口……”孙思邈愣住了,没有统计数字啊。
李诚呵呵一笑:“明白了没?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先说好啊,这些话出门我就不认账了,我可不想被天下的读书人用口水淹死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怎么知道你看见的就一定是真的呢?”
现场一阵死寂,孙思邈和李淳风越想,心里越凉。李诚的话,太具颠覆性和魔力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张纸,古人要是撒谎呢?后来的史学家,没少质疑古代的文献。《尚书》《左传》,都存在很多疑点。大名鼎鼎的《史记》,读完了你不觉得是在读小说呢?这玩意怎么说呢?合理的,就采信,不合理的就质疑,从各个角度来证明真伪。这是正确的历史观。但是人是有私心的,翻史书的时候,绝大多数是看完了,这个有用,拿来用一下。这个没用,对我的观
点没帮助,我没看见,当他不存在。
人性这个东西,一旦剥开那就太多问题了。丑陋么?丑陋。
问题来了,是个人都有私心,为了各自的利益,偷偷的做点事情,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自成说,该怎么看?”孙思邈还是把球踢回来了,李诚呵呵一笑:“很简单,不要去纠结这些东西。往前看,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吧。有人愿意抱着故纸堆,那就去抱着呗。不要动不动古人如
何,古人的经验教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当下。”孙思邈一琢磨:“不对,自成所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