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李自成道:“唐知县想要赴死,本都督会成全你,更不会为难一个将死之人,不过,在处决唐知县之前,想请唐知县最后看看宜阳县的百姓,还有你以前的属下,不知唐知县是否有兴趣?”
唐启泰思索片刻,终是点点他,他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这个年轻的大都督玩什么花招?
…………………………………………………………………………
整个河南府,似乎一夜之间变了天,到处都是流寇,除了洛阳,好些州县都直接感受到强大的压力,永宁知县武大烈,一面向洛阳求救,一面组织人手,加强城防。
城内只有一个百户的士兵,武大烈找到百户官孙世英,但孙世英支支吾吾,他虽然支持抗贼,然而手中的兵马,他自己清楚。
武大烈知道孙世英的猫腻,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秘密,朝廷的粮饷不足,又不能及时发放,如果士兵满员,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士兵都会饿死,采用吃空饷的方式,从朝廷骗取一些粮饷,至少还能维持六七十人的编制。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要追究责任,也是先追究朝廷欠饷的责任,武大烈咬着牙,从县库中拨出银子,让孙世英将逃亡的士兵找回来,以前的欠饷暂时不论,从今日起,保证不会欠粮欠饷。
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才一个百户的守军,即便是满员,也无法对付流寇的人海战术,武大烈将城内的衙役捕快、士绅家的府丁组织起来,又从城内招募了部分壮丁,勉强凑了一个千户的编制。
除了士绅家中的府丁,由各自的士绅发放粮饷,衙役捕快、招募的壮丁,都需要武大烈发放粮饷,但县库基本空虚,武大烈只得将上交的赋税挪用了,将来如何筹款补齐这部分税款,现在已经顾不得的,如果不能守住永宁城,别说税款,连人头都要搬家。
武大烈的自保措施,得到城内士绅的支持,流寇每至一处,到处shā're:n放火、奸#**掳掠,大户人家十室九空,保卫城池,就是保护自己。
退居乡里的明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张鼎延,给了武大烈最大的支持,家中的府丁全部拿出来,向县衙捐了三千两银子,自己还向武大烈求战,要求把守一座城门。
县衙的文武官员,也是同仇敌忾,他们不一定是真心支持武大烈,只是害怕流寇,大敌当前,城中的官员、士绅,必须团结在知县武大烈的周围,只有抱团取暖,才有可能击退流寇,让永宁城免遭屠戮。
得到城内一致的支持,武大烈踌躇满志,对于守住永宁城,他原本只有三成把握,现在陡然增加到六成,如果再将城内外的百姓发动起来,完全有可能让永宁城躲过一劫。
他安排城内外的青壮,去城外砍伐树木、搬运石块,用作防守的器械,又让百姓贡献出家中有限的菜油,这些菜油有过登记,只要永宁城不失,官府将来负责偿还。
前提条件,就是保住永宁城,百姓的利益,同样捆绑至官府的战车上,要想维护自身的利益,必须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协助官府守城,必要的时候,官府还会征调百姓帮助搬运守城器械。
武大烈亲自驻守北城,张鼎延守南城,都司马有义守东城,守备王正已守西城,每座城门有两个百户的士兵,另外两个百户,留做预备,万一那一面城门出现险情,他们就向哪一个方向增援。
趁着流寇尚未来到永宁县,武大烈让把守城门的各位主将,抓紧时间操训士兵,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多操训一日,士兵的战斗力就会增加一分!
有人向武大烈建议,城内有万安王府,王府内有不少护卫兵,可以协助守城,以王府的富庶,应该可以拿出部分钱粮,犒劳守城的士兵。
武大烈认为不错,如果万安王将王府的护卫兵献出来,加上用钱粮犒劳守城的士兵,保住永宁城不失的可能性,又会增加两分,即便万安王不愿犒劳守城的士兵,至少要将王府护卫队贡献出来,在流寇面前,大家是同一条绳索拴住的蚂蚁,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他将操训士兵的任务,交给新任的百户官,亲自带着数名亲卫,前去拜会万安王朱采崿,但是,与城内士绅的态度完全相反,王府拒绝提供任何支持。
朱采崿认为,王府护卫队是为了保护王府而存在的,属于王府的私人卫队,守城则是地方官府的事,现在城内乱糟糟的,如果将王府护卫队调走,那王府的安全,由谁来负责?
至于钱粮,朱采崿更是一口回绝,王府依靠地租,勉强维持运转,要养活王府的人口,已是捉襟见肘,哪里还有余粮?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永宁城保不住,万安王府岂能逃过被洗劫的噩梦?武大烈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却没能说服朱采崿,极度失望地离开万安王府,他第一次隐隐为永宁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