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占折津府(2 / 2)

皇宋锦绣 十年残梦 2322 字 19天前

本身,看到辽军奋勇的反抗,他还想着反击一把,可是稳如磐石一般的步人甲,粉碎了这一波的攻击,所有有血性的,跳下去的,几乎在很短的时间之中被屠戮殆尽,那些跳下去受伤的也是如此,剩下辽军的心情波动他也看在眼里,辽军必败。

要知道,宋军才动用了2000人,不说后续的大军,就算是突入缺口位置2000步人甲,都不是目前辽军能够对付的,最凶悍,最有血性的,已经冲上去,被屠杀殆尽,累计损失超过了2000,剩下的还有八九千的士兵,可是这些士兵能够干什么,真的当外面,10万宋军是看热闹的。

这个辽将冷静,非常机警,面对着无法挽回的局面,他并没有挽回,是趁着的还有辽军抵抗的时候,组织一批精锐的,突围了。

这是狄青想到的,派出了接近4000的重骑兵在周围,就是为了避免辽军跑出去的,可是辽将突围的方向是缺口的相对方向,是接近400死士,悍不畏死的突击,在大部分精锐,都调集过来攻城,围在外围的重骑兵,被死士纠缠住的时候,差不多十来骑逃走了。

这也是折津府最终逃走的人员,没有尽全功,这是让人失望的地方,可是一个唾手可得的折津府更吸引狄青的注意。

在死士和守将逃走之后,折津府最后的一个主心骨也就消失了,1个时辰之后,当最后的一个,差不都300多人的辽军投降,整个折津府之战,落下了帷幕,结束了。

历时两个时辰,如果算上挖掘地道的时间,差不多是16天的时间,辽国的南京,幽州最大的城市折津府,最终被攻破。

守卫折津府的辽军,被歼灭了9000多人,投降了差不多5000,剩下的逃走和失踪的不足500人。

宋军损失不算很大,也就是在后续清缴和巷战的时候,伤亡了差不多1700多,算是出兵以来,最大的损失,可是这个损失,在目前为止,对于北宋10万大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跟涿州不一样,涿州是一个小地方,充其量,除了军队之外,也就是几千不足一万,大军直接压制就可以了。

可是折津府,不但是辽国的南京,也是幽州的中心,哪怕辽国不懂得经营,可是这也是一个大城。

实际上,折津府差不多有10万人左右,在北宋,可能一些大一点的县城,都要超过折津府,可是在辽国,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城市。

最关键的是,这里是北地汉民最大的一个聚居区的,整个北地,大概有150万到200万汉人,几乎都分布在幽云,其中有8成以上,是在折津府的附近,云州只有2成左右,这些,实际上,是北宋要争取和控制的对象的。

或许,北宋也可以移民,否则的话,空白的占据这么庞大的土地,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只有有了居民,并且开始经营,这才有意义。

不过,北宋的也知道,同化他们的困难,他们已经脱离整个汉族王朝,太长的时间了。

如果换成之前,北宋对于情报收集不是那么的热忱,没有调查到足够的信息的时候,还以为,北地汉人,对他们很是欢迎,毕竟有一部分的汉人家族,可是倾向于北宋的。

可是真正调查之后,才发现的,原来,只有在斗争之中处于下风,或者是失败的哪一方,才会倾向于北宋,那些占据优势或者是好处的,根本就没有打算归附北宋的。

百年的时间,足以让很多人忘记一切,再加上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汉人大家族都改变了倾向。

而至于底层的汉人,那就是受到欺压太多了,已经习惯了,他们或许会漠视的的北宋的占领,,却不会帮助北宋。

这种情况下,要转化他们的难度巨大,特别是在辽国的威胁之下的。

不过,这对于狄青来说,都是以后的事情,在开始处理折津府的一切之后,他开始派人,飞马报讯给韩琦。

折津府的重要程度,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关于幽云的,拿不下折津府,拿下其他的州再怎么多,也不好防守,可是拿下了折津府,把涿州,折津府,还有山海关给穿一个串,这个行程一个完整的整体,意味着整个幽云,都处于攻击的范围之中。

只要整顿长城的,在关键地方设置棱堡,接下来,对于北宋而言,幽云就是囊中之物。

这中间,只是幽州附近的12个州,可是云州,还有险可守么,在元昊一把火把云州烧成白地的前提下,只要北宋大军前往,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攻破云州。

一个划时代,几代北宋皇帝都想要,达成,却没有达成的愿望,就这么的,在仁宗的手上完成,辽国再也不是原来那样,无法抵挡,强悍无比的大帝国了的,而是一个边境的游牧民族而已。

少了幽云十六州的汉民,辽国在制造业和粮食生产方面,会下降很多,再也无法支持庞大的重骑兵队伍的,或许最开始,这个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可是时间越来越长的前提下,这个变化会越来越快,这种情况之下,辽国,就不再重要了

这也会成为北宋的转折点,所以,哪怕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前提下,包括韩琦和仁宗,依然推动了这么一个大规模的行动,调动了数十万的大军和庞大的资源,几乎整个北宋的命脉,都掌握在了军队的手中。

现在,这一切的赌博都是值得的,因为辽国的南京的,整个辽国在幽云地区,最为强大的城市,拥有着极强的防护的折津府,被攻占下来了,这是一个胜利的开端,北宋兴盛的时代终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