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销售途径(1 / 2)

皇宋锦绣 十年残梦 1745 字 19天前

工业化的可怕就在于如此,越是大的企业,停摆一天所造成的损失,就非常的可怕,大型钢铁企业,面对着钢铁价格下跌,一年的损失可能是数十上百亿,明知道赔钱,还要生产,这是脑残么?

实际上,不是的,如果完全停工,总的损失比这个更大,坚持下去,说不定,就可以坚持到价格回暖的一天。

看起来,一个月的时间,各种材料快要支出90万贯,实际上,还没有那么多,有些付出只是账面上的,比如说工资,30万贯的工资,按照约定,是一个月结束进行统计计算,到第二个月下旬发放,这就有50天左右的账期。

铁匠工坊,负责所有人员的伙食,住宿,这个暂时不会掏钱,却也会记账,这会冲抵一些,一些材料价格,加上工费,才会有60万贯这个数字,实际支出的,也就是三四十万贯。

就算是这个,也非常可怕了,按照目前北宋的标准,就算是一些富裕的州,比如说,扬州,杭州这些地方,每年上缴的税负超过百万,可是现金,基本上没有那么多,大部分都是实物。

后来,王安石变法之中,最大的革新,把粮食变成了铜钱和银两,看是起来是一样了,可是对于老百姓的盘剥更加厉害。

本身,老百姓卖粮,就受到了粮食商人的盘剥,在丰年,在粮食下来的季节之中,粮食价格暴跌,到了青黄不接,粮食没有下来的季节,粮食的价格就非常高昂,保守可能是两三倍的样子。

以前就是这样,现在,到了两税期间,必须要卖掉粮食,换取金钱,用来缴税,在一个必须要做的前提下,粮食商人还不可劲的压价。

看起来是公平的税制,减少了政府的时间,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就是神宗变法的实质,就连明显利民的青苗法,都被执行的不伦不类,更别说这样的税制改革,给予弄到钱的前提下,立刻被下面利用上了。

扯那些就远了,铁匠作坊发展,实际上是出乎赵信的预料的,一个几乎是手工的作坊,只是把大量人员集中起来,使用了后世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技术,就爆发出了还么大的量。

不说成品,就说炼钢和炼铁,从原来方法到现在,效率何止提升了10倍,同样的工作条件下,10倍的效率,本身就代表着成本的降低,更别说使用煤炭,加强铁匠台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环节和浪费。

最终,最大的效果实际上是催化剂,为了几种催化剂,单纯奖金,就付出了超过5万贯,看起来很高,可是对比他的成本的话,一点都不高,这为后来奠定了基础,却又加重了资金的压力。

现在,馒头包子和肥皂生意,已经顺着大名府拓展了,大名府,是整个北宋北方,最精华的地区之一,依靠着京杭大运河的发达交通。

馒头包子,是即时性的食品,运输和销售的时间,不应该超过3个小时,否则,有了棉被,也不行。

按理说,他的销售范围,就是在大名府,最多在比较近的近郊,可是实际上,在运河上,还有一个更加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以把馒头包子,快速的运送到其他地方。

那就是车船,车船的最初起源,在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北宋之后,伴随着北宋对于京杭大运河的依赖更加的加剧,车船也就大行其道。

一般的沙船已经足够便利了,可是万一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或者更加紧要东西呢?

唐代一骑红尘妃子笑,说的就是用八百里加急,运送荔枝,不远千里,博得妃子一笑的故事,在北宋也并不是没有。

产于江南的各种新鲜水果,通过车船,大笔的运送到四京之中,成为了贵族们桌上的上品。

馒头包子,虽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可是一个车船的容量也不少啊,又不是长途,最多在1个时辰之内运到,这样运费虽然不低,却也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短途运输,这种从来都没有人注意的东西,开始在北宋出现了。

没错,车船的价格不菲,按照现在,一个车船上面装上3万个馒头包子,也就是2000多斤的样子,一个时辰之内的运费为1贯,平均到每一个馒头包子上面,就是30个一文,这个运费相当的高了。

换算到一个100斤的人身上,就是70文,一个时辰100里,比起平常快的多,却也不足以花费70文这么多,可是放在馒头包子上面,这算什么,增加的成本,跟销量相比,完全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