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兵(2 / 2)

明末锦绣 有限无敌 1658 字 20天前

马如风首先得通过训练来消除新兵们的个人意识,让他们理解服从与守纪的重要性,而队列训练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有效训练手段。虽然后世对于队列训练有颇多非议,甚至有人认为整天踢正步走队列的部队是不务正业,练这些技能在战场上也毫无用处。说这种话的人往往并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活,体会不到队列训练能够直接有效地抹除个人意识,从精神上让士兵很快就习惯于服从命令,严守纪律,重视团队,而这些素质正是一个合格军人的基础。一支令行禁止的部队,才有可能谈得上战斗力。至于像施州长和史大叔那样的孤胆英雄,也仅仅只是存在于电影中而已,现实里这种敢在阵地交火中站起来放枪的逗比真是死得不要太快。

队列的操练虽然能有效地磨炼士兵素质,但也的确是一件很乏味的事情,仅仅过了一个多小时,马如风就感觉到自己的嗓子逐渐变得嘶哑了,不得不把指挥任务暂时交给了副手。

刚刚开始新兵训练,队列中就大规模地出现了左右不分的现象,马如风扯着嗓子吼了半天也没有收到特别好的成效。最后还是靠聪明人出招,在所有新兵的左腿上系了一根布带作为标识,才解决了这个困扰许久的难题。

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绝大多数新兵都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对他们来说,从来不曾想过当兵吃粮居然比开荒种地还要累得多,一上午就是不停地听从命令左转右转,走来走去。这种训练粗看似乎对体力消耗不大,但却要长时间保持足够的精力集中,因为一旦转错方向,整队人都会因此而连坐受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这些人过去从未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这半天训练下来,精神与肉体的疲劳都是相当严重了。

不过午餐送来之后,这帮人的士气倒是稍稍恢复了一些。中午饭是番薯和大米混合的主食,味道虽然不好,但是好在数量够多,管饱,张家玉从东莞运来上万吨的番薯,够这些新兵吃一年的了。菜就一样,猪骨头炖白菜片子,也是不限量。这些新兵都是千里南下的流民,路上那吃过这些,就是以前在老家这样的饭菜也不一定能吃上。新兵看到冒着热气的饭菜,笑的合不拢嘴。

趁着这机会,马如风也再次对这些新兵进行训话:“你们都记住,现在你们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是谁给你们的!想要以后都能吃饱穿暖,就给老子好好操练!要是谁吃不了这苦想溜号的,吃完这顿就赶紧滚,老子手底下可不要那种怕苦怕累的娘们儿!”

或许是这顿丰盛的午餐拯救了士气,又或许是马如风粗俗的训话起到了作用,下午的训练效果果然就有了明显的改善。到日落前,这帮新兵总算掌握了齐步走、立定还有左转右转的基本动作要领,转错方向的次数也比先前减少了很多。晚饭之后,所有人被集合令召集到一起,等待他们的是晚上的文化课。

说是文化课,但实际上这课的内容并不是教他们读书认字,而是朱宏三设定的洗脑课,民兵虽然都装备冷兵器,但是训练上和正规军一点不差,该有的都有。

除此之外,组织学唱军歌也是非常有效的文化灌输手段之一。马如风给他们准备的第一首歌,便是朱宏三无耻剽窃后世在部队中传唱了几十年的《中国解放军进行曲》,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将其中的一些用词进行了修改,比如某句提到伟大领袖的歌词就改成了“大明的旗帜高高飘扬”,歌词中的“同志”也统统改成了“战友”。这首旋律激昂,琅琅上口的军歌显然打动了这群正处于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不管记不记得住歌词,都跟着长官唱的旋律吼得不亦乐乎。

一个半小时的文化课结束之后,马如风便让各个小队自行召开当天的训练总结会,马如风作为总教官,轮流在这些小队旁听他们的总结和推选过程。经过这么一天的训练,每支小队的成员间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时候便可以大概看出来哪些人能力较强。

推选结束之后,马如风就下令以小队为单位各自回营休息。目前的训练营还没有修建营房,包括马如风在内的所有人都只能住在军用帐篷里。不过新兵们显然对这样的待遇并无怨言,这一整天积累下来的疲劳在躺到床上的那一刻就彻底爆发了,整个营区内都可以清晰地听到此起彼伏的鼾声。

这样的基础训练要一直持续十到十五日,然后马如风会根据这些人在训练当中的表现,将他们分成两拨。一拨体力好的作为刀盾兵,负责肉搏;一拨人作为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