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引火烧身(1 / 2)

大明升职记 紫釵恨 1697 字 23天前

他觉得熊文讪很难拒绝自己的建议,毕竟他是出于一片公心才向熊文讪提出这么完美的建议。现在的熊文讪只是一个福建巡抚而已,而现在战事已经扩展到整个东南战场,诸路明军自行其是自加封号,有些人已经自封为“阁臣”、“尚书”、“相国”,理论上的地位比熊文讪这个福建巡抚不知道高了几

个层次。

现在柳鹏已经自封齐王并在南京即位监国,而江西的一些军阀也找了一个所谓“德王世子”宣称监国并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并用这个小朝廷的名义到处封官许愿发号施令,而郑芝龙就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

正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郑芝龙觉得福建方面也应当有一个自己的小朝廷,只是他根本没想到熊文灿毫不客气地批评他:“郑总兵,您已经是大明武人的极致了,凡事要好自为知!”

郑芝龙完全没明白熊文灿的思路,毕竟他可是出于一片公心,而熊文灿可以说是这件事获益最大的一位,结果熊文灿不但不支持自己,反而加以严词拒绝:“抚院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我可是出自一片公心!”

熊文灿却是冷笑了一声:“郑总镇确实是一片公心,但这所谓的公心不是为了大明!”

郑芝龙绝不是什么大明的忠臣孝子,他虽然准备打出大明的旗号建立一个小朝廷,但绝不是他对于大明有多少忠诚可言,甚至不是为了延续大明的国运。

恰恰相反,他建立这个小朝廷只是为了最大限度压榨大明这个旗号的潜力,希望通过小朝廷的旗号拉拢一批虾兵蟹将。对于这一点熊文灿非常清楚,而且郑芝龙只能用名义来拉拢熊文灿,海北镇却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熊文灿之所以对海北镇有很大的意见,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北镇居然用姚玉兰这么一个女人来担

任江南督军。但是事实证明姚玉兰在江南督军任上非常尽职尽责,熊文灿无机可乘自然无话可说,不由起了跟海北镇妥协的念头,毕竟现在他本来就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物,海北镇既然给他一个金饭碗,他就敢接下来

而且现在海北镇除了让姚玉兰与丁宫主持江南军务之外,又从海北镇调了一员与他有些历史关系的老将过来,那就是前任登莱巡抚武之望。

而武之望还没到任就已经用尽全身本领拉拢大明在东南的几位要员,而熊文灿历史上与武之望有过一些来往,因此武之望就给出了很高的承诺来拉拢武之望归顺齐王。虽然很多人对于这位登莱巡抚十分不满,觉得朝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袁可立拉下登莱巡抚的位置然后换上了武之望,但是他到任之后几乎是与海北镇沆瀣一气,不但没起到牵制海北镇的作用,反而成了

海北镇的一大帮凶,现在更是做了海北镇的南京留守,可以说是“失节”。

但是熊文灿却理解武之望的种种难处,觉得他周旋于朝廷与海北镇本来就是极为不易,何况都说“失节”,但实际根本没有什么真正失节的地方,恰恰相反,绝对是国家的一大功臣。而熊文灿在福建的情形与武之望可以说是差不多,也是必须周旋于朝廷、地方官绅、郑芝龙与其它海贼之间,在这一点上与武之望有着差不多的想法,而且武之望认为必须早日平定东南战乱才能保全东南

的元气,而熊文灿也完全同意这一点。

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熊文灿才不把郑芝龙的想法放在眼里,反而劝说道:“郑总兵,您这么胡闹下去的话,恐怕接下去就是要引火烧身了,你恐怕还不知道衡王已经惹出了多少惊涛骇浪!”

一说到衡王两个字,郑芝龙就不由心惊肉跳起来,他没想自己觉得奇货可居,但是熊文灿早已经是了若指掌。

毕竟现在朝廷对于藩王的控制依旧是宽严相济,藩王虽然胡闹,但是只要一牵连皇家内部的家事,那么信王就依旧严惩不贷,所以大家虽然纷纷打出小朝廷的旗号,但是所立的“监国”、“皇帝”都是旁支。

而郑芝龙现在觉得自己的方案绝对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至少别人是挑不出毛病。衡王虽然与今日的崇祯皇帝血缘关系已远,却是实打实的太祖子孙,而且还是宪宗之子,而前任衡王被海北镇赶出青州之时只能带走了随身的一些衣物与不值钱的物事,至于那些值钱的物事,不管搬得动

还是搬不动,海北军都不许他们带走,因此可以说是走得十分仓促。

最初衡王爷对于朝廷还寄以厚望,认为朝廷即便不想办法帮他们打回青州去,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接济他们,让他们恢复当初的纸醉金迷,但是他很快这纯粹是梦幻泡影。现在朝廷是内外交困,连京师官员与禁军的供应都成了大问题,哪有多余的钱粮来安置衡王这样的旁支藩王,干脆把推给孙元化来处理,但是孙元化同样不是省油的灯,他觉得在大局面前衡王府必须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