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为了给你送钱,我要和你干一仗(2 / 2)

残明 半渡 1767 字 23天前

孙可望一定要和楚军开战,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刘文秀不但确信这一点,而且也认为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西军三王以秦王孙可望为尊,大体上还是平起平坐的地位,孙可望却不愿被李定国、刘文秀分润权力,一直想要继承张献忠的衣钵,做整个西军的最高领袖,他一定要坚持东进的战略,就是为了压服主张北上的李定国,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只要打赢这一仗,再无人敢对他提出质疑。

“我这位王兄,真是越发的目中无人,他的这番话如果传到晋王(李定国)的耳朵里,说不得又得大吵一架。”刘文秀在心里暗暗发着牢骚,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不满。

孙可望急匆匆的赶来,事先不和他这个主帅沟通,就召集所有的高级将领开会,一定要强行贯彻推行他的东进战略,这对同为三王之一的刘文秀来说,不但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更是一种玩弄政治权术的突然袭击,很犯忌讳的一件事,但是刘文秀早就习惯了孙可望的强势,哪怕心中不满,也不会公然和他唱反调。

孙可望突然扭头看了他一眼,知道还没有真正说服这位义弟,于是又提高声音说道:“三国志评话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当年诸葛丞相和刘皇叔在草堂隆中对,就定下三分天下的方略,刘皇叔进占四川,再以一员上将镇守荆州,待时机成熟后讨伐中原,再以一路奇兵从川北攻占长安,则天下可得。可惜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丞相只好数次从秦岭出川北伐,虽然屡战屡胜,却因为道路遥远,粮草转运艰难,最后都是功败垂成,蜀汉最终也因此灭亡,眼下咱们西营面临的局面,和当年的诸葛丞相可有些类似呀。”

三国演义的故事,众人都非常熟悉,听到孙可望这番话,都是若有所悟,只听孙可望又说道:“现在有些人主张,咱们应当与楚军谈和,先北上去打满清鞑子,转回头来再和楚军一决雌雄,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以诸葛丞相的文功武略,尚且无法北伐成功,我等为何还不能引以为戒呢?湖广乃是天下粮仓,锁断长江,虎视中原,地方富庶,俯瞰江南,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地方,本王取定了!”

孙可望的这番话,刘文秀是真的听进去了,坐在那里微微颔首。

三国时期的荆州不就是湖广么?

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就开始走下坡路,可见这个地方的确很重要,孙可望一定要打湖广,也有他的道理。

既然要打,就得考虑怎么打。

湖广和贵州、四川之间都是连绵不断的湘西山区,可供选择的进兵道路不多,翻山越岭的粮草转运也很困难,最稳妥的办法,是利用水师从长江顺流而下,出三峡,入湖北,首先攻占荆州、武昌等要地,截断湖南、湖北之间的联系,然后一个个州府各个击破,但是这个方案也有明显的缺点,比如耗时长,成本高,远水不解近渴。

造船是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光是阴干木料就要几个月的时间,再加上现在的四川人口锐减,很难找到会造船的工匠,想要建成一支可以运输几万人的庞大船队,所需的时间难以估算,另外船队造好了还得配备相应的水师,还需要安装大炮,需要训练水兵等等,各种各样的开销耗费惊人,找个懂行的幕僚粗略估算一下所需时间和经费,不等他算完,就超过了大家的心理底线,一个个都泄了气。

耗不起,也等不起,还是走陆路进攻吧。

山区粮草转运不易,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兵,兵分几路后,补给线也就分成了好几路,每一路的压力都大幅减轻,大家讨论一番,把湘西几条主要的道路都算了进去,刘文秀这边既然已经攻占道州,当然也要算作其中一路,楚军把灵渠修得不错,粮船可以通过灵渠直抵全州,省了一大半的力气,只是全州、道州太过偏远,如果一步步的从永州府、衡州府和郴州向前推进,肯定会遭到楚军的节节抵抗,湘南多山多水,易守难攻,对西军很不利,哪怕拼命打到长沙城下也会变得精疲力尽,补给线拉得太长,没有力量继续向武昌进军。

孙可望和刘文秀商量一番,当场拍板决定,主攻方向还是放在湖南中部,由孙可望亲自指挥,刘文秀这边加以配合,与此同时,李定国也要在北线发起进攻,西军三王要前所未有的同时出动,让楚军顾此失彼。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如果取胜,就像朱元璋打败了陈友琼,毕其功于一役,再没人可以和西军争夺天下。

会议结束,孙可望又问起隆武帝的下落,刘文秀这次只差一点没抓到他,非常可惜,隆武帝最后究竟去了哪里,对将来还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孙可望一直密切关注。

“不知道啊,唐王朱聿键前些日子在长沙露了一面,然后就不知去向,没人再见过他。”刘文秀摇摇头,满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