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2 / 2)

清末枭雄 雨天下雨 1861 字 22天前

除了让之前那些坚持武力抵抗的重要权贵承担责任外,另外还要求萨摩藩开放鹿儿岛港口,允许中英两国船只(包括战舰)而不得干涉。

为防范今后发生萨摩藩伤害中英两国商人等,要求在鹿儿岛城外划出各自一片土地,给予中国人以及英国人用于经商、居住等使用,并且为了保护两国人民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有权利在上述租界驻扎士兵。

这条约分别称之为:中萨鹿儿岛条约,英萨鹿儿岛条约。

这份条约签订后,驻日公使李博仓就是立即把条约送回国内审批。

不过这个时候林哲还在天津呢,之前他已经通过电报获知了和萨摩藩之间的战事,不过因为距离过远,而且说实话战争规模也不大,所以也就放权给李博仓处理。

而李博仓也没有辜负林哲对他的信任,从一开始的对萨摩藩的交涉,再到联合英国人一起出兵,然后到后面的议和谈判,都是充分的表现出来了一个殖民帝国外交人员的应该有的贪婪和强势。

尽管只有二十万英镑赔款,嗯,还得和英国人平分,最后到手的不过区区十万英镑而已,这点钱甚至都不够一艘吨位较大一些的铁甲舰的造价。

但是却是从鹿儿岛取得了一块租界,这一点对于帝国而言象征意义还是比较大的。

这样也就代表着中国已经在日`本取得了三块租界,分别是江户租界、稚内租界、鹿儿岛租界。

这代表着中华帝国的殖民事业已经取得了卓越成果。

身在天津的林哲很痛快的就是批准了中萨鹿儿岛条约,同时为了表彰帝国驻日公使李博仓的功绩,特赏赐男爵头衔。

批准完了这份条约,林哲也是拿起来了今天送过去的其他文件,相对于日`本那边的事务,毫无疑问国内的事务要更加重要一些。

尽管在林哲的心中,压制日`本的工业化进程是既定目标,不过说实话现在的日`本还太过弱小,根本就无法牵动帝国的大部分力量,甚至一小部分都算不上,而且怎么说呢,日`本弱小了不代表中国就能够强大了。

要想晋升为列强之一,不是靠欺负日`本就可以的,要得自身强大起来。

只有完成了工业化,并对现有的农村经济模式进行优化改革,这样才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国力,如此才有足够的资本和英法等国争夺亚洲地区的利益,和俄国争夺外兴安岭、中亚地区的领土。

自身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国力,那么就算在日`本打了个小胜仗,但是也无法改变什么。

今天送来的几份文件都是内阁各部转送上来的,都是一些看起来属于小事的政务,比如说湖北凑请在武昌设立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请求中央给予财政支持。

还有山西那边有好几个县遭了旱灾,灾民食不果腹,山西当地省、道等各级政府已经进行赈灾救济事宜,由于自身财力不足,请中央酌情拨款支持的。

然后就是交通部奏报,正在施工中的株萍铁路遭到了当地宗族暴民的干扰,阻碍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并和施工人员发生了冲突,已经造成了数十人死伤。

对此,林哲都是一一批示,武昌那边要设立高等师范学校,这是好事,不过中央的教育经费有限,也不可能说扶持就扶持,所以批示转教育部处理,意思是教育部还有钱的话,那么教育部就适当了的给一点,其他就没了。

山西的赈灾救济是必须的,所以立即批示着民政部处理,并额外批示财务部酌情拨款。

株萍铁路的修建和当地民众发生冲突?没什么好说的两个字:镇压!

所以他的批示是:着江西、湖南守备司令部处理。

至于造成施工方和民众冲突的理由是什么,他不在乎也不关心,不外乎就是铁路震动地脉,影响风水,然后还涉及到坟墓迁移,农田征收这些事宜。

而修铁路的并不是官府,而是中国铁路公司,这是一个商业机构,而这个公司乃是皇室产业的全资子公司,行为处事还是比较规矩的,一些陋规可能会有,但是绝对没胆子去做一些会引起民愤甚至暴~动的事。

所以大部分都是有合理的补偿,至于为什么还造成冲突,不外乎是当地民众掀起补偿不够,或者说干脆就是不要补偿,就是不允许铁路通过而已。

如果真的是铁路公司方面存在问题,只有会有另外的方式去处理,但是面对民众的武力反抗,而且是反抗铁路修筑,那么林哲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他都不允许。

他绝对不允许国内出现反对修筑铁路的风潮出现,所以一遇上这些事情,他的手段都是果断而迅速的,那就是坚决的镇压。

铁路是中国完成工业化的最主要推力,不管如何林哲都是要把铁路修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