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日出东方(7)(1 / 2)

我为王 枪手1号 1727 字 25天前

秦国,想要一统中原,必然要先啃下赵国这个硬骨头,而秦人与征东军唯一接壤的所在,便是山南郡,在哪里,冯发勇统带着两万余代郡兵牢牢地扼守着这一关卡,在他的对面,是由王剪率领的秦军,双方如果要发生冲突,也只能在这一个地方.但现在秦人比较苦恼的是,山南郡在征东府的支持之下,数年下来,兵还是那些兵,但无论是装备,还是战力,都在稳步的提升之中,大量的征东军军官进入这支部队,使得这支代郡兵从上到下的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征东军那种一往无前,有你无我的气势正是一点一点地在这支军队之上体现.

秦人说降冯发勇的计划失败之后,王剪多次向山南郡发起攻击,但均无功而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剪赫然发现,对面的敌人越来越不好对付,起初还只是据城固守,偶尔出城反击,但打到现在,山南郡的这支代郡兵,竟然频繁地主动出击,两军多次交锋,王剪竟然占不到丝毫的便宜.

这个结果,不仅让王剪吃惊,也让秦国朝堂上下震惊不已,秦人图谋拿下山南郡,意图也只是恢复对草原,对征东府的威吓,其实他们现在,也根本无力与已经完全控制了大草原与匈奴部族的征东军在草原之上对抗,钟离曾派出大量的谍探渗透进草原,策反一些匈奴部族,但这些人要么被当地的匈奴部族擒获之后交给了征东府,要么便是所策反的部落,被征东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几次三番之后,钟离也终于停下了这种白白耗费人力物力却没有多少收获的策反工作.

秦人无可奈何,那么问题就出来了,他们不能威胁到征东军。反过来,征东军就时时可能自山南郡出兵,威胁到秦国本土.一支由冯发勇率领的代郡兵便已经让秦军无可奈何。如果征东军大批骑兵自山南郡而入,那么秦人后院又非得失火不可.

当年秦武烈王。李信苦心孤诣地设下圈套,一举扑灭了匈奴王庭所获得的战果,在经年之后,随着征东军的崛起,随着山南郡的丢失,已经是荡然无存.

这种局面让秦人极难接受,要知道,当年为了取得这一战果。他们可是付出了近两万秦军的性命,还有大将赢腾.

不能接受是一回事,但不得不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当年那个在秦武烈王眼中颇有意思的燕国小军官,如今在他的眼中,已经成了一个级别很高的对手了,这才有了李儒的积石城之行.秦武烈王希望李儒此行,能够与高远的征东府达成一个友好的协议,双方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不得不说,秦人是一个极其实际的国家。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之上,也是相当的灵活,远交近攻的策略被他们运用得极其熟练。在他们拿下赵国之前,需要稳住高远的征东军,否则必然会对秦国的力量形成极大的牵制.

在钟离的黑冰台收集到的情况,秦武烈王几乎可以肯定,东胡时日不久,而燕国也蹦哒不了几天了,当高远完成这一切,一个可以和秦国比美的国家就会在东方崛起,在秦人积蓄起足够的力量之前。对于这样一股势力,当然还是得保持友好关系为好.

对于秦人的希望。高远不置可否,眼下。他还无暇去顾及这一些,在他彻底平灭东胡,拿下蓟城之前,秦人的要求未尝不能答应,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定的好处.而当他完成这一切之后,一切又当两说了.

说不定到时候,高远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赵人抵抗秦人的侵略,让赵国一点一点地消耗掉秦国的实力.

"李儒到了,你不妨陪着他好好地地转一转,什么地方都可以去看一看嘛,让他看看,你的学说,他的学说,到底那一个更好?"高远看着蒋家权,微笑着道.

"学术之争,永远也不会有一个结果的."蒋家权亦是微笑回应,但在心中,却仍是得意的,不说别的,征东府控制的区域之内,百姓的富足程度远超秦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的蒋家权觉得自己已经完美地将这两点都呈现出来了,未来,将是征东军与秦人面对面地一决高下,并以此来决定这个天下的归属,换一句话说,也就是他与师兄两个学术之争最后的碰撞,按照目前的势头下去,蒋家权有绝对的信心,击败秦人.

秦人现在仍是当世第一大国,但他们却已是日当正午,接下来,必然是渐渐西斜,而征东军,却正如初升的朝阳冉冉升起,一升一跌之间,双方的差距正在逐渐被缩小,当等到两边正式碰面的时候,蒋家权坚信,胜利的天平必然会向征东军倾斜,军力之上,征东军完全不落下风,而在财力和经济之上,他也相信,高远所奉行的政策,也比秦人的高明许多.

至少,现在已经有不少秦人逃亡到了征东府控制辖区之内,而抵达征东府区域内的人,不管他是那一个国家的,到了这里,便安居乐业,再也不想离开.

老百姓总是最纯朴的,他们的想法也是最朴素和直接的,谁能让我过上好日子,我自然就支持谁.

叶菁儿将一件件的衣服收到包裹之中,不时回头看一眼撅着屁股趴在床上逗弄着小高兴的高远,将包裹扎好,放到一边的桌上,走过来挨着高远坐下,"马上就又要走了么?"

高远两只手捏着小高兴的脸郏,兴高采烈地轻摆着那小脑袋,听到叶菁儿的话,点点头,"是啊,明天就要出发,军情不等人啊,东胡这一次面临生死危机,反扑定然是厉害的,所以这是最后一仗,也是最难打的一仗."

叶菁儿叹了一口气,"什么时候能打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