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目的(2 / 2)

将血 河边草 1671 字 21天前

而今内衙终于走到了尽头,自然是拍手称快者众,谁还会为这些阴私小人说话?

赵石此时提到了两件事,正是要接手内衙留下的一部分权力。

这是皇帝陛下的提议,朝堂上的情势,也不容赵石拒绝,其实皇帝陛下打算让枢密院接下来的这一部分,也正是之前内衙最核心的权力。

至于监察百官动向,以为朝中御史台之补充,皇帝陛下又存着怎样的心思,赵石自然不会多问一句,那是皇帝陛下自己的事情了,该头疼的除了皇帝陛下应该还有朝中文臣们才对……

说到正事,还是这样的大事,三位晋国公府的幕僚脸色都凝重了起来,将其他乱七八糟的心思都抛去了九霄云外。

几个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这是要设立两个衙门,归枢密院统辖,若能成事,之后枢密院威权必然大涨不提,而其中意味,也极为耐人寻味。

第一件事还则罢了,哨探敌国之事,皆有先例,无论后周,还是南唐,甚或是金国,西夏,都有着这样的衙门,由谁统属,各自不一,但总归有迹可循,于枢密院有着好处,但也只能说是不无小补罢了。

这事就算成了,枢密院也只是在话语权上,有了更多的份量罢了,这显然是个慢功夫,想从中书手中夺取更多的话语权,比如说对待敌国之国策这样的大事,需要太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支持,也许到了到了中原一统的时候,也不会完成。

但第二件事就不一样了,如果是第一件事还可以说的添补内衙去后留下的空白的话,那么第二件事就是**裸的争权了。

军中军纪之事先且不提,重点在监管军中将领这一条上……

虽然赵石没有明说,但以军纪而及不法事,这些字眼儿,各个都在往监管军中将领这一条上靠拢。

先开口说话的是孙文通,也只有他对军中之事最为熟悉,但他的语气中却带着明显的疑惑,“大帅之意,文通不太明白,要知道……将领之任免,责在枢密,决于吏部……监察百官,更有这位朝中御史,堪问不法,有大理寺,大帅是想……”

李博文和陆敖闻言,身子都是微微一颤,脑海中顿时豁然开朗,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心惊……

军纪,或者是军中不法之事,这些都很笼统,照这个方向想下去,也就清晰的多了,若真把这些权责都收归枢密院,老天爷,两个人想想,都觉着有些不寒而栗,兵变,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词句,不由自主的便浮现在两个人脑海之中。

这可不能怪两人胡思乱想,武**国,是文人们经过漫长的岁月,深刻的灌输进人们的脑海之中,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的一件事。

文人立史,借鉴于君王,遍数历代武将专权祸国之事,让帝王乃至天下人对武人都极为忌惮。

实际上,文人位极人臣之时,哪个又好相与了?只不过文人秉政,手段花样多多,比武人要温和的太多,又有文人刀笔为辅,掩盖起来不遗余力,也才显出武将为祸太烈罢了。

这般下来,文人掌军,也就稀松平常了,实际上,在前秦之前,领兵作战之人,多数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粗汉,只不过后来文人侨情,将那些沙场名将,各个皆誉为文武全才罢了……

而在如何限制军权上面,历代皆有建树,文人们作出了条条框框,以防武将祸国。

在如今看来,这条条框框已然极为繁多。

军中将领任免之权,被分散到枢密,中书,兵部,吏部各个衙门,谁都能插话说上两句,而事实上,军将之考评,任免,处罚等等权责,大多都掌握在文臣手中。

一旦这些权力集中到枢密院,那么,兵变乱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便会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而枢密院最鼎盛的朝代,轻言废立,祸乱朝纲的事情,确实也屡屡发生,孙文通所问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他并不知道,皇帝陛下曾亲临晋国公府,也才在这晋国公府书房中离去,这样的提议,自然不会是赵石自己想出来的,即便有着他自己的意思,也定然取得了皇帝陛下的允准,才会在他们几个面前提起。

但陆敖却是知道的,心里念头急转,脑袋不由有点懵,这是皇帝陛下的意思?怎么会?